東北網10月12日訊 連日來,新晚報與哈爾濱市整治辦、市規劃局和道裡區政府聯手開展的『我為江畔雕塑起個名』活動,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據悉,此次公布江畔雕塑原創人等詳細資料,填補了江畔雕塑原始檔案的空白,這在哈爾濱市尚屬首次。
據哈爾濱市雕塑家劉連海、劉盛春、付志強、吳國章等人介紹,他們向本報提供的部分江畔雕塑的有關資料,也是哈爾濱市雕塑歷史的首次公布。這些市民們熟悉的江畔雕塑,很少有人知道每座雕塑的雕塑者及背後的故事。目前,江畔雕塑原創人不少已去世,如雕塑『母與子』的吳喜林、『工人』的張德華、防洪紀念塔尖及復制『伏龍泉』的唐洪民和曲維葆等均已去世。
近日,許多讀者和部分雕塑家向本報提供了部分江畔雕塑的原創者、雕塑年代和部分需要更改雕塑名稱的建議,但提供的15座江畔雕塑的資料和需要更改的雕塑名稱的准確性,還需有關部門及市民甄別。
江畔雕塑調查情況一覽表
序號 雕塑名稱 雕塑年代 雕塑人
1 三少年 1965年 張得蒂(女)
2 工人 1965年 張德華(女、去世)
3 我是一個兵 1965年 劉連海
4 天鵝1963年 蘇輝
5 晨讀1978年 孫正琢
6 母與子(學步) 1978年 吳喜林(去世)、劉連海
7 跳水(跳水娃) 1978年 王松尹
8 琴迷1978年 張得蒂(女)
9 嬉戲(男孩) 1984年 李向平等
10 勞動女孩 1984年 李向平等
11 舞劍1978年 (不詳)
12 矯健(九站) 1983年 李向平等
13 母鹿1980年 (不詳)
14 伏龍泉 1958年原創:楊美英
復制:曲維葆(去世)
吳乃光、欒修平
李向平等
15、防洪紀念塔 1958年 設計人:巴基斯
雕塑單位:魯迅美術學院雕塑系應屆畢業班集體創作
總負責:鄭惠南
塔尖雕塑:唐洪民(去世)、吳順平、閆加、李振纔、王熙民等
塔圈浮雕:田金鐸、曲乃速、李仁章、王熙民、黃心維等
東側浮雕(中國共產黨萬歲):吳國璋
西側浮雕(毛主席萬歲):劉梅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