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據生活報報道,當下的哈爾濱,大貨車已成為『大禍車』的代名詞。那邊,大貨車為了賺錢『多拉快跑』屢禁不絕;這邊,慘禍頻發治超治限已是火燒眉毛。除了嚴管嚴罰外,有沒有什麼好辦法,讓貨車公路運輸變得更加安全有序?21日,哈市道路運輸專家建議,根治超載超限,可推行集裝箱運輸方式,讓車主看到規范運營的前途,然後纔是運輸途中的依法監管。
殘土車加蓋集裝箱運輸『投石問路』
從2005年9月起,哈爾濱對殘土大貨車變成了『灑土車』、嚴重影響市容環境衛生的現狀,開始實施給大貨車加蓋的工作。據哈市政府密閉運輸推進辦負責人李銘友介紹,當時從沈陽等地取經的結果是,給殘土大貨車加裝鐵皮蓋,但因增加了載重量和損壞率較高等原因,車主對此不太配合,使得該項工作推進不力。2006年,由哈市行政執法局牽頭,成立了市散裝物密閉運輸推進工作辦公室,並下發了《關於建築垃圾等散裝物密閉化運輸工作實施方案》,第一步推進工作的要求是,所有拉運殘土的大貨車必須加蓋,並從國外引進了布質的苫蓋,加裝後可采取按鈕控制的操作辦法,同時推出了政府分擔加裝費用10%的優惠政策,此舉得到了大貨車主的響應。
據李銘友介紹,集裝箱是一種能反復使用、可快速裝卸的標准化貨櫃。大貨車加蓋,為實現大貨車集裝箱運輸起到了投石問路的作用。
貨損少費用低集裝箱運輸國際普及
21日,據在哈市從事了近10年大宗貨物海陸聯運的姜明遠介紹,如今,大貨車實行公路集裝箱運輸在發達國家已十分普及,已成為世界貨物運輸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公路集裝箱運量佔陸路貨物聯運量的70%以上,高速公路上行駛的貨車幾乎全是集裝箱卡車和廂式半掛車。與之相比,目前集裝箱運輸車輛在我國公路運輸中所佔比重偏低。
目前,大貨車多信奉『多拉快跑』的效益原則,大噸小標、套用牌照、非法改裝等現象嚴重,超載運輸直接縮短了車輛、道路的使用壽命,也成為了馬路殺手。同時絕大多數貨車采用裸露運輸,沒有把貨主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容易造成貨物丟失、影響環境等諸多問題。
說到大貨車采用集裝箱進行公路運輸的好處,姜明遠表示,最大好處就是讓超限問題得以根治,同時還能部分解決超載問題。例如用集裝箱運輸,在同容積運輸工具中裝的貨物多,增加了運輸量,有利於從根本上遏制超限超載運輸現象和促進『大噸小標』整改工作。同時,集裝箱裝卸可以保證貨運時完整無損,如采用裸裝的大貨車運送玻璃板,貨損率高達15%,采用集裝箱運輸,貨損率僅0.2%-1%。此外,散裝運輸和采取簡單包裝的包裝材料多一次性使用,而集裝箱則可多次使用,可減少裝箱和拆箱費用,降低貨運費用,有利於建立循環經濟運輸產業。
車主有顧慮集裝箱運輸能否『通吃』
用先進的集裝箱運輸方式取代傳統的裸裝貨物運輸方式已是大勢所趨,但一些貨車車主也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家住哈市平房區的車主張偉說,自己常年從山東往哈爾濱運蔬菜和水果,如果采用集裝箱運輸,就會增加加裝集裝箱的成本,如果不是強制執行或者沒有優惠政策,自己不會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與張偉的擔心大同小異,運輸煤炭和沙石的劉先生認為,集裝箱的『後開門』裝卸,好像不合適。對這些疑問,相關專家表示,集裝箱運輸肯定不是萬能的,一些貨物還應用『上開門』的廂式貨車運輸。但是目前,集裝箱種類幾乎已經細分得非常到位了,特殊貨物都有對應的集裝箱類型,引進和推廣只是決心和投入的問題。
發補助減過路費集裝箱運輸須『扶上馬』
哈市道路運輸專家溫華表示,如果經過公路貨運市場調研和專家論證,認為集裝箱運輸方式對根治大貨車超載超限有相當的益處,那麼設立集裝箱車輛和廂式車輛專項扶持資金就是推行先進貨運方式的必由之路,政策應包括兩部分:第一是專項扶持資金,如浙江省出臺的相關辦法中規定,新增20噸及以上整體封閉廂式貨運車輛等可獲得每年一次性補助兩萬元,補貼汽車運輸企業購買和使用整體封閉廂式貨車。第二是減免通行費用。如重慶市和江蘇省實行集裝箱運輸車在省市內的普通路橋過路費全免,高速公路通行費優惠至70%、養路費減半征收等政策。而政府的『付出』,完全可通過良性發展的物流產業稅收中『受益』。
當記者問及,如果政府承擔部分改裝費用並相應減免路橋費用,您會不回選擇集裝箱運輸時,四位車主中有三位選擇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