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7日訊 哈爾濱關道遺址文化公園(即道臺府)一個月以前重新整飾一新,日前記者來到公園參觀,發現僅在兩座建築物上就有20多處明顯的裂縫等破損。
23日記者在道臺府看到,位於『大堂』外的彩飾出現裂縫,長達1米多,寬1厘米多,記者粗略地統計了一下,僅『大堂』外各處出現的裂縫就有10餘處。而『大堂』內部,刷有紅漆的四根房梁,均出現了幾十厘米長的裂縫。
位於『大堂』後方的『二堂』,彩飾也出現了許多裂縫,同樣長達1米多,寬1厘米多,記者粗略地統計了一下,各處出現的裂縫也有10來處。在『二堂』門外,記者在地上撿到了一小塊天棚上彩飾破損處落下的殘片,發現是石膏材質。
不久前,哈爾濱市文保志願者在『中國記憶論壇』上登載了一組道臺府外牆破損的圖片,首次披露了道臺府建築破損的狀況。一時間網絡上關於道臺府的建築質量、日常經營維護等問題,成為了議論熱點。剛修復完畢的道臺府,怎麼仍有這麼多處破損?記者致電哈爾濱關道遺址文化公園主任李坤,李坤反問:『不是剛修復完嗎?咋還有壞的(地方)?』當記者向他詳細描述見到的多處破損情況時,他說:『施工都是使用南方的(技術、人員),可能南北存在差異吧。』
昨日下午,記者如約來到道臺府,已與記者約好見面的李坤主任沒有出現,委托另一位姓於的負責人代替他接受了記者采訪。於主任說,這裡的仿古建築都是南方人乾的,『南北差異導致建築提前出現了破損』。記者問,合同規定仿古建築正常使用幾年纔會出現破損?對方表示,合同是區裡簽的,道臺府的員工都是城管局借調來的,不清楚。對於記者發現的多處破損情況,於主任和在場的其他管理人員均表示並不掌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