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8日訊 『10月21日上午:到十四街20號院的馬姨家曬秋菜;22日下午;到32號大院查防火,居民反映外來人口在室內存放大量塑料……』在哈爾濱市道裡區尚志派出所片警楊帆的衣兜裡,天天揣著一本『備忘錄』,上面記載著片區居民『囑托』他辦的事情。
『備忘錄』打動居民心
今年30歲的楊帆是尚志派出所的社區民警,3年前,他被分配負責周邊三趟街的7個老式大院的治安工作。一次,委主任不在家,他到居民家作入戶調查,可不管怎麼敲門,居民們就是不開門,沒辦法他只好在樓下站著,發放警民聯系卡。
時間久了,居民們看楊帆挺勤快,有事兒還真主動給他打電話。一天,道裡區西十四道街20號大院的李大娘求他辦個身份證,他滿口答應第二天辦完就送來,可因辦了一夜案子,沒抽出空給李大娘送去。幾天後楊帆再去時,老人們告訴他,李大娘整整等了他一天,埋怨他說話不算數。據楊帆講,從那次以後,為了不『忘』事,他特意准備了一本『備忘錄』,把居民交辦的事一一記錄下來,只要他答應給辦的,就必須按時辦完。
大院年齡最小的『家長』
去年的一天晚上,家住斜角社區的王大爺老兩口攔住了剛下班的楊帆,老人稱他們上高中的孫子整天沈迷網絡,逃學在家玩游戲,老兩口把電腦藏起來了,孫子把家裡砸得一片狼藉。楊帆聽了老人的講述,將老人的孫子邀請到警務室,與他談心裡話,並指導他做一些感興趣的電腦工作,經過一段時間工作,老人的孫子終於回到了學校。
家住十四道街20號院的大劉,刑滿釋放找工作四處碰壁,又有了破罐破摔的念頭。楊帆了解情況後,他多次跑有關部門,想辦法為大劉爭取到了學習網頁設計制作的機會,使他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氣。
大愛演繹『警民一家親』
據楊帆講,在片區的這幾個大院中,多數人家還在燒煤爐,入冬後,給一些獨居的老年人家登房頂通煙囪就成了他必乾的『公務』。居民們講,楊帆當3年片警,他們相處得就像親人一樣,誰家缺人扛煤氣罐、曬秋菜、裝修刷牆,都找他幫忙。
在楊帆的『備忘錄』中記著這樣一段話:『當我手裡捧著骨頭湯,淚水一滴滴滴到湯裡時,我再也控制不住了……』據尚志派出所教導員賈雷講,有一次楊帆扭傷了腳,醫生讓他在家休息,可他沒幾天就上班了,導致腳傷復發。在醫院,平時連肉都捨不得吃的李大爺,特意燉了一鍋骨頭湯,一口一口地喂進楊帆口中,這件事讓楊帆深為感動,他用自己的愛心換回了真誠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