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生活資訊
搜 索
哈爾濱市糖尿病患者呈家庭性高發趨勢
2009-11-01 07:18:30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趙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日訊 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患病率在過去20年中上昇了4倍,2007年全國糖尿病患病人數為3980萬,僅次於印度成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第二大國。專家指出,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社區調查當中,糖尿病患病率已超過10%,也就是說,在100人當中有10個人是糖尿病。

  調查數據

  記者從哈爾濱市衛生局了解到,哈爾濱市糖尿病的年報告發病率由1998年的70.50/10萬上昇至2007年的94.77/10萬,十年間上昇了34.43%,1/4的人不知自己患病。近期的一項調查也顯示,20—74歲人群糖尿病發病率、患病率及空腹血糖受損、糖耐量受損比率與前幾年相比都有明顯昇高,發病年齡也日趨年輕化。

  據了解,哈爾濱市近十年間,糖尿病的年報告發病率由1998年的70.50/10萬上昇至2007年的94.77/10萬,十年間上昇了34.43%;年報告死亡率由1998年的13.42/10萬上昇至2007年的16.56/10萬,十年間上昇了24.14%。為進一步探索以社區為基礎的糖尿病綜合乾預模式,2001年哈爾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道裡通江社區進行了糖尿病現況調查,調查結果表明葡萄糖耐量異常者佔0.56%,達到診斷標准者5.11%,其中1/4的人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為進行進一步研究,2007年哈爾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等幾家單位聯合承擔了哈爾濱市科技局招標項目———『北方地區糖尿病前期及高危人群的前瞻性乾預研究』。目前,項目前期8000人調查工作已接近尾聲,從初步調查結果看,哈爾濱市20—74歲人群糖尿病發病率、患病率及空腹血糖受損、糖耐量受損比率與前幾年相比都有明顯昇高。

  據專家介紹,引發糖尿病的因素很多,很多不良的生活方式可引發糖尿病,糖尿病引起的並發癥對人體的危害很大,如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腎功能不全、眼底病變導致失明、血栓栓塞導致肢體壞死等。為了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建議成年人每周至少5天,每天進行至少30分鍾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騎自行車、慢跑、跳舞、戶外運動或做較重的家務。這些運動可以一次進行10分鍾,一天運動幾次來達到每日所需的運動量。同時,可考慮每天采用不同的活動形式進行鍛煉。

  現狀

  糖尿病家庭越來越多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哈爾濱市近兩年來糖尿病人呈家庭性高發趨勢,平均每一百個糖尿病人中就伴隨著一個糖尿病家庭,其中最多的一個糖尿病家庭竟有6個『病友』。營養專家說,遺傳並不是主要的,家庭不合理的膳食結構成為最主要的發病誘因。

  哈爾濱市杜先生有兄弟姐妹4個,父母今年60多歲,一家6口人相繼在去年和今年查出了糖尿病。據哈醫大一院營養諮詢科有關專家介紹,近幾年來,進行營養諮詢的糖尿病患者非常多,每月都有100多個,其中一家人都患了糖尿病的每月都有一兩例。之所以會發生家庭性發病,其實遺傳因素不是最主要的,從理論上講,只有父母二人都有糖尿病,其子女得糖尿病的機會纔有40%,而即使父母沒有糖尿病遺傳因素,其子女也會因營養過剩得糖尿病。據營養專家對哈爾濱市幾十例家庭性糖尿病的病因抽樣調查結果表明:相同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飲食習慣,對於營養品的過度關注,忽視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纔是最主要的致病因。像杜先生一家,每天除了三餐外,每晚還要來頓『營養』宵夜,造成了營養過剩,產生內分泌紊亂,直至得了『富貴病』。另據專家介紹,情緒因素也是糖尿病的重要潛在因素之一,如突發性事件引發的過度悲傷、憤怒等。

  兒童糖尿病多源於肥胖

  有關專家認為,糖尿病已不僅僅是成年人的『專利』,兒童和青少年的患病率也呈現出逐年攀昇的趨勢。

  家住哈爾濱市的李女士的兒子胖胖,雖然今年只有12歲,體重卻達到了75公斤。看著胖胖的兒子,一慣相信『長身體需要營養』的李女士突然感到了一絲的不安。於是,李女士開始對兒子的飲食加以限制。一段時間過去,效果並不明顯。無奈,李女士便帶孩子來到醫院,想請醫生幫助孩子進行減肥。在體檢過程中,醫生發現孩子血糖、胰島素水平達到了糖尿病的指標,被確診為II型糖尿病。專家強調:以往兒童患糖尿病的較少,但現在兒童中II型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

  專家觀點

  兒童患糖尿病後的危害比成人更大

  肥胖兒童的患病率可高達正常體重患者的4倍之多。由於父母的過度溺愛,放縱孩子的食欲,造成孩子的體重嚴重超標。兒童身體肥胖後就會內分泌代謝功能混亂,造成血糖、血脂、血壓增高,就易患內分泌及代謝性多種疾病,其中糖尿病就是由於糖代謝異常所引起的。

  由於肥胖是發生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專家建議,兒童在成長發育期應保持正常的體重,預防肥胖要從小抓起,父母要給孩子合理安排科學的飲食,讓他們適量運動,給孩子一個健康的生長發育環境。

  預防兒童肥胖應當從孕期開始

  兒童肥胖癥在孩子未出生前就可能顯現出來。現在孕婦普遍注重加強營養,而孕婦增重越高,新生兒體重越重,經常有超過4公斤的嬰兒出生。現在絕大多數獨生子女是家庭的寶貝,在幼兒時,不少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惟恐小寶貝營養不足,不是給小寶貝喂這樣,就是讓他們吃那樣,對小寶貝的飲食是有求必應,應有盡有。專家表示,其實這反而妨礙嬰幼兒的正常發育和成長,造成因營養過剩而使嬰幼兒過度肥胖,這是應該引起普遍重視的一個問題。嬰幼兒的飲食應該定時定量,只要各種營養成分交錯搭配,一般不必擔心營養不足。相反,在孩子吃飽後不想吃時,父母仍像填鴨式強迫孩子吃,這樣就導致小兒胃容量增大,飲食量增加,營養過剩。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