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日訊 (鞠春艷 記者 顧碩) 龍江春潮湧,興安勢如虹。年初以來,大興安嶺地區在全省率先啟動了『三優』文明城市工程,把舉辦首屆國際藍莓節等重大活動與創建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完美結合,積極探索解決問題、標本兼治的長效管理機制,使八萬裡興安展現出一幅幅絢麗的畫卷。
創建優美環境打造潔淨興安
一條條水泥路通到了背街小巷,一棟棟樓房披上了絢麗的彩妝,一塊塊綠地吸引著市民的目光……為了成功舉辦藍莓節,讓八方來賓看到最美的大興安嶺,地委、行署不惜投入3.75億元加大了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漠河國際會議中心、加格達奇金馬飯店、2.6萬平方米的地區文體中心、加格達奇甘河橡膠壩、污水處理廠和寒溫帶植物園等一批新建項目拔地而起,不僅使城鎮功能不斷完善,也提昇了檔次和品位。
城市潔淨優美,重在整治和管理。今年春天,大興安嶺開展全民義務勞動,打響了城鄉環境衛生整治攻堅戰,並展開了為期一周的整治『亂貼亂畫』專項治理行動。據不完全統計,全區共出動人員19萬人次,組織義務勞動1663次,清運垃圾68589噸,清理亂貼亂畫22869餘處,清理違章建築139處,規范廣告牌匾數1085塊。同時,全民義務植樹102萬株,完成庭院綠化植樹9.1萬株,村屯綠化植樹13202畝,種植草坪26.37萬平方米,栽花170.5萬株,擺放盆花23萬餘盆,基本實現了區容區貌淨、主次乾道淨、社區樓道淨、重點區域淨的目標。
在創建『三優』文明城市進程中,大興安嶺大膽探索,形成了以全民愛國衛生教育為基礎,以專業隊伍管理為主體,以單位和居民實施周邊環境責任制為保證,以群眾義務勞動和志願者義務獻工為補充,以必要物質投入為條件的環境建設長效管理機制。有了這個長效管理機制的支橕,主要街道清掃保潔率達到了100%,垃圾清運率達到了100%,真正做到了檢查與不檢查一個樣,主街與背巷一個樣,樓房與平房一個樣,平時與節日一個樣,一年四季一個樣!
創建優良秩序打造有序興安
『老葉話交通』是十八站林業局職工收看較多的一檔電視節目。交警隊指導員葉勇對每周當地出現的交通問題和不文明現象進行通報,並對道路交通不文明行為進行現場糾正和指導。
如今,在八萬裡興安大地上,以全民交通法律教育為基礎、以專業交通隊伍管理為主體、以社會力量義務協管為補充、以完善交通設施為保證的交通管理長效機制顯示出了勃勃生機。據了解,自創『三優』活動開展以來,大興安嶺公安交警部門共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隱患29處,查處各類道路交通違法行為179起。
同時,大興安嶺交通系統還面向廣大司機開展了『興安文明使者』競賽活動,並組織養路員工對高等級路面邊溝外1米范圍內進行了徹底清掃。在護路工人的辛勤勞動下,整個夏天,加漠、京加、呼塔、黑洛等重要公路沿線鮮花盛開,862.1公裡的美化香化路段給無數來到大興安嶺的人留下了美好印象。電子監控系統是維護小區正常物業管理、預防和震懾小區違法犯罪的重要技防手段。作為大興安嶺首府的加格達奇區,積極借鑒外地市小區物業管理成功經驗,近兩年,先後在安悅、鐵路北苑、陽光、建林、康莊等小區安裝了電子監控系統,對小區高空拋物、亂扔垃圾、亂張貼小廣告等不文明行為,以及偷竊等犯罪行為以威懾,進一步提高了小區的安全防范功能,使群眾的安全感有了明顯提高。
創建優質服務打造禮儀興安
優質的服務是一個城市的軟環境,能折射出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在創建『三優』文明城市進程中,大興安嶺把每一個地直機關部門、每一家工商企業,甚至每一位公民,都視為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建立起了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為重點、以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為基礎、以提高服務質量為宗旨、以職業道德規范和行業規章制度為保證的文明行業創建工作機制,建立起了以宣傳部門為主體,文化、教育、新聞、工青婦等部門共同參與、齊抓共管的思想道德建設長效機制,雙管齊下,全力打造禮儀興安。
為了更好地展示優質服務,地委、行署加快了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力度,科學規劃了城鎮的行政區、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休閑區、娛樂區布局,投資建設的大興安嶺行政服務中心辦公大樓將於近期竣工,屆時將有34個地林直機關和11個加格達奇區的窗口單位進駐服務大廳。如今,置身大興安嶺,處處都可以體驗到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無償代辦制、限時辦結制、審批備案制、責任追究制、辦事公開制等工作制度帶來的好處,感受著林區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