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興安嶺
搜 索
新林『肩並肩』『心貼心』『手拉手』踐行科學發展觀
2009-11-04 15:14:57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4日訊 新林區委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作為發展的機遇,跨躍的引擎,破難題、解民懮、除後患,從而讓機制運轉步入了高效、群眾看到了成效、發展獲得了實效。

  解決疑難雜癥『肩並肩』。新林下設7個政企合一鎮(場),這些林場自開發建設45年來,體制機制、產業結構、經濟來源未發生根本改變,可以說是計劃經濟的最後一片陣地,政企不分、政事不分、企業辦社會等癥結問題的存在,使林場發展舉步維艱,林場機關乾部月平均收入只有700元。新林區委把鎮場改革作為實現更好更快發展的突破口,遵循地方政府、資源管理、林業企業『三權分離』的原則,首先,將7個綜合性林場全部改制為生態公益型林場,同時撤銷4個鎮政府,成立街道辦事處,對學校、衛生院、派出所按現行體制歸口管理,城鎮消防、環境衛生、煤柴管理、社區服務等職能由鎮政府管理,從而理順了政企職能。其次,對各林場的木材生產和營林撫育實行市場化運作,組建了林業生產作業隊,主要從事木材生產和營林生產,從而剝離了生產職能。再次,將管護經營區劃為近山承包、遠山常年封育和遠山季節性封育區三種,實行森林資源遠封近包,把改革後的林場職能切實轉變到承擔以資源管護、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監督生產經營為主的生態公益職能上來,從而轉變了林場定位。『脖子細腦袋大』是一種病態的結構。為改變鎮場『瘦身』林業局機關『臃腫』的現象,繼林場改革後,區局迅速啟動了林業局機關改革工作。首先,對林業局機關進行了脫胎換骨的改革,重新將林業局機關設定為8個機構,人員按省定編制的90%配備,實行全員競崗。其次,組建了林業經營公司、營造林公司和境外采伐公司,剝離生產經營性職能。再次,將學校、廣電、醫院等單位劃歸區政府管理,物業、環衛大隊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實現補位、歸位和定位,理順了管理體制,實現了體制順暢、精乾高效。

  化解生活之懮『心貼心』。衣食住行樂是生活狀態的具體表情,實現勞有所得、學有所教、病有所醫、住有所居是綻放在和諧社會圖板上的最美笑容。新林區委區政府想群眾之所急,懮群眾之所患,把科學發展的成果著力放在讓群眾共享上。大力實施了『再就業工程』,通過在加強社區建設中擴充崗位、在發展產業中創造崗位、在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中開發崗位,基本實現人人有業可就,使每一個家庭不致因貧困而在科學發展的大道上掉隊。積極改善職工生活條件,實施了二期共15.97萬平方米的棚戶區改造工程,目前,700餘戶家庭正陸續搬入新居。紮實推進便民利民工程,實施大烏蘇自來水入戶工程,自來水入戶率達到85%;實施了新林鎮集中供熱工程,2009年供熱面積達到27.4萬平方米;維修改造了6個鎮場的衛生院,更新了醫院的醫療設備。擴大醫保覆蓋面,全區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同比提高67%,位居全地區第一。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投入550萬元對三中進行擴建改造,實行高考獎學金和獨生子女學生獎學金機制,投入29萬元獎勵在新林就讀三年考入本科的學生,將2名家庭特困的優秀學生推薦到大慶中學宏志班就讀。

  除卻發展後患『手拉手』。產業結構、雄起資本、持續發展是實現大發展、快發展的重要支橕,充分利用好地上地下資源走綜合開發之路,廣泛容納民間資本促進全民創業,放眼聚集優勢資源為我所用,纔是擺脫『大木頭』經濟,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生態文明發展之路的選擇。為此,新林實施了與大企業攀高結貴的『手拉手』。引進擁有400億資產的雲冶集團,充分借助獨有的礦產資源優勢,開發塔源二支線鉛鋅礦。目前,塔源鉛鋅礦選礦廠圓滿完成了單車調試、聯動調試,現已實現試生產,近期將投入正式生產。投產後,預計年銷售收入12519萬元,向國家年繳稅金1813萬元。引進了哈爾濱盛興集團投資建設年產10萬立方米高密度板、1萬立方米膠合板、2萬立方米刨花板的盛興綠洲人造板廠,打造了林海深處的林產工業航母,該項目使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544元。實施了與民間資本海納百川的『手拉手』。吸引大興安嶺中興礦業有限公司、哈爾濱振遠礦業公司、大興安嶺金帝礦業公司采取合作開發方式聯手開發塔源二支線銅多金屬礦,目前,該礦已成功進行試生產,下個月達產後,日產量將由300噸提高到500噸。吸引浙江中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林業局共同投資建設興盛集成材廠,發展混全所有制經濟。上半年,盛興人造板廠、興盛集成材廠兩個省控規模以上企業產銷兩旺,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3347萬元,同比增長66.77%。實施與境外采伐借船出海的『手拉手』。在俄羅斯注冊成立了大興安嶺新林後貝加爾經濟貿易有限公司,購買俄羅斯西伯利亞特朗斯林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赤塔分公司100%股權,與俄羅斯簽定了森林采伐及木材加工項目,經營總面積32.6564萬公頃,總蓄積4818.39萬立方米,年采伐量27.8萬立方米,2009年末將完成第一期建設工程,完成木材產量7萬立方米的任務,境外采伐戰略的實施,使新林向建設中國境外最大林業基地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