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6日訊 新林區在第二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針對基層實際,廣泛開展『十有』達標活動,使基層黨組織建設水平得到明顯提高,推動了全區整體工作邁上新臺階。
一、重點有突破。過去,有的單位工作沒少做,但由於不會抓重點,往往事倍功半。為此,區委要求各單位至少有一項工作排在全區前列。各鎮場圍繞區委提出的『一四三』發展思路,明確各自的工作重點。為了保證工作有效落實,區委專門抽調精乾力量組成重點工作督查組,一月一檢查、一季一驗收、半年一通報,對重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巡回檢查,對工作不落實的嚴肅追查責任。宏圖林場做為大興安嶺林場改革的試點單位,在改革中積極轉變思想觀念,勇於大膽嘗試,使我區改革試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十有』達標活動開展以來,全區項目建設、林場改革、文明創建等7項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二、產業有發展。鎮場是全區產業發展的主體,鎮場的產業發展落後,全區產業發展很難上臺階。活動中,區委要求各單位按照區局產業總體布局,結合本單位實際確定重點產業項目,其中一至兩項要實現規模化、產業化。塔源林場做為鉛鋅礦廠和銅礦廠的所在地,充分借助獨有的礦產資源優勢,把礦業發展做為林場產業發展的重點,確立了打造『興安礦業發展第一鎮』的目標,加強服務,使『兩礦』建設順利進行。目前,塔源鉛鋅礦選礦廠圓滿完成了單車調試、聯動調試,現已實現試生產。
三、學習有收獲。隨著林區經濟社會發展步伐的加快,基層乾部隊伍素質出現了不適應,有的同志甚至不會說、不會寫、不會做,阻礙了事業發展。為此,區委把實施『素質』工程,開展『三學一考』活動做為重要內容來開展,通過理論集中學習、專題座談討論、『新林論壇』演講、理論知識考試和多媒體演示匯報等形式,營造濃厚學習氛圍。同時,注重將學習成果和素質提高的結果應用到乾部選拔任用上,激發乾部提素質、重學習的活力和動力。原區委辦主任李思群在『三學』活動中成績優異,被派到大烏蘇鎮任黨委書記。
四、班子有提高。過去,區委在乾部任用上存在求穩怕亂的心理,對一些乾部存在照顧遷就的現象。區委把推動事業發展做為衡量領導班子的標准,從服從發展的需要出發,大膽提拔使用能乾事的乾部,對不適應工作的領導班子隨時進行調整,使能乾事的人心氣順了,創業的積極性更加高漲了,不願乾事、乾不了事的人坐不穩了,全區上下呈現出你追我趕的良好局面。宏圖林場由於基礎條件差,幾屆領導班子工作沒起色,職工群眾收入較低,區委提出不換思想就換人,對原領導班子進行了調整,使領導班子戰斗力明顯增強,不僅在林場改革中取得重大突破,在接續產業上也形成了食用菌、機制炭、紅毛柳競相發展的局面。
五、基礎有加強。過去,各鎮場普遍對內業基礎建設重視不夠,內業設備不全,文字資料不完整,造成有的單位做了許多工作,但由於沒有記載總結不出來、宣傳不出去,有的單位工作完成不好,單憑文字和數字『糊弄』上級,工作情況失真,影響了整體工作上層次、上水平。為此,區委把『打基礎』做為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要求各鎮場做到內業規范整齊,檔案材料完整。特別是要求聲像資料實行微機化管理。今年區委先後召開了兩次基層黨委工作匯報會,均采取多媒體演示匯報、綜合評分的辦法,不僅真實地反映基層工作的開展情況,推動了鎮場的內業規范化建設,也使基層領導乾部微機操作水平得到了提高。
六、環境有變化。各鎮場由於多年投入不足,城鎮基礎建設落後,給人『破大家』的印象。區委把環境建設做為一項重要內容,開展了百公裡環境衛生大整治活動。各鎮場共清理棚戶區舊民房158戶,清挖街道兩側排水溝2000餘延長米,鋪修道路15000延長米,在加漠公路沿線新建板杖子2600延長米,清理風倒木540餘株,清運垃圾960餘車,徹底消除髒、亂、差、破的問題,使各鎮場更加乾淨整齊,消除了死角死面。今年,在區局址所在地新林鎮新建10棟居民住宅樓,改造昇級了南山公園和北山原林園景區,鋪設了彩色步道磚6500平方米,建設了三級水道瀑布,粉刷了北山原林園棧道3000延長米,使居民有了休閑游玩的好去處。今年,新林被重新命名為省級文明城區。
七、落後有轉變。新林林業局做為全國最大的森工企業,曾是全國林業戰線的一面旗幟,有『站在排頭不讓、把著紅旗不放』的爭先精神,開發建設的輝煌歷史。但是一些同志由於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沒有看到外部環境的變化,認識不到自身的差距,思想觀念不解放,工作固步自封,嚴重阻礙了重點工作的落實,影響了我區經濟社會的快發展。在『十有』達標活動中,區委提出『不換思想就換人』,並建立了獎優罰劣機制,在乾部任用上向先進檔次的乾部傾斜。新林鎮在政治經濟考核中名列第一,區委對該鎮的3名乾部予以提拔重用。碧洲鎮場是新林區的老典型,但由於盲目自滿,缺乏激情,工作固步自封,區委開展了集中教育整頓,摘掉了碧洲鎮文明單位的牌子,並對兩名主要領導予以調整,使林場面貌和乾部狀態有了明顯改觀。
八、管理有加強。管理是企業永恆的主題。特別是今年面對金融危機和林場改革的嚴峻形勢,區委要求各鎮場在管理上做文章,明確要求各鎮場要完成區局下達的各項經濟社會指標,確保成本不超支,企業不虧損,資產不流失,不出現資源林政案件和集體越級訪等任何影響區局形象的問題。過去,翠崗林場偷拉私運現象屢禁不止,區委、區政府抽調專人組成『木材嚴打小組』進駐翠崗林場,與加工廠逐一簽訂《拒收黑材保證書》,對重點加工廠實行24小時看護,責成派出所對機動車輛逐戶排查,強制報廢運輸車輛20臺,使偷拉私運現象得到徹底遏制。為了確保成本不超支,全區開展了『深化管理年』活動,認真制定了《新林區資金管理辦法》、《新林區辦公經費管理辦法》和《深化管理年考核辦法》,全局實現增收節支783.4萬元。
九、工作有經驗。把『十有』達標活動與政治工作目標考核相結合,設立了創優指標,凡是重點工作取得較大突破的、獲得地級以上榮譽的、工作經驗在地級以上會議交流或在刊物上發表的均予以加分,並在年終時進行獎勵,從而調動了各單位爭先創優的積極性。今年,宏圖林場的改革經驗在地區大會上做經驗交流,《破除體制障礙深化林場改革》在地委《工作動態》上刊發,塔爾根鎮的經驗《在家庭致富中築強堡壘》在地委《大興安嶺黨建》上刊發。大烏蘇團的工作受到團中央表彰。塔爾根林場、新林鎮、新林林場、塔源林場受到地級系統表彰。
十、收入有提高。基層黨組織建設成果,最終體現在職工增收上。因此,區委把職工收入做為衡量基層黨組織建設優劣的重要標准。通過實施家庭致富工程,使各鎮場形成了以食用菌為龍頭,特色養殖、生態旅游、加工運輸和建築服務等多業並舉的發展模式。今年全區食用菌培植數量突破了8000萬袋,產值實現1.4個億,戶均收入達到2.5萬元。養鹿是致富群眾的好項目,全區養鹿戶達到了35戶,戶均收入2萬元。目前,全區有6460戶參與到致富工程中,佔全區總戶數的32%,戶均收入達到1.8萬元。新林區榮獲『全國林業系統職工致富先進單位』和『大興安嶺地區家庭致富工程示范區』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