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農墾九三分局博物館中逼真的蠟像群,活靈活現地再現了當年的榮轉軍人們蓽路藍縷,開墾荒地的場景。東北網記者 高雷 攝 |
![]() |
農墾九三分局博物館中講述北大荒發展歷程的浮雕造像群。東北網記者 高雷 攝 |
![]() |
農墾九三分局博物館中的『1949年榮軍墾荒第一犁』。 東北網記者 高雷 攝 |
![]() |
農墾九三分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張光復在為小學生們講解北大荒精神內涵。東北網記者 高雷 攝 |
東北網11月9日訊 題:以『北大荒精神』育人塑魂 農墾九三分局關工工作成效喜人
記者 高雷
韓惠春是生活在農墾九三分局的老一代墾荒人,他把青春和汗水都奉獻給了北大荒。離休以後,他無意中發現,很多北大荒的年輕一代向往繁華喧囂的大都市,瞧不起、過不慣農場生活。
『將來靠誰來建設北大荒?北大荒精神這筆精神財富傳給誰呢?』韓惠春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這個問題,如今已引起北大荒決策者們的重視。為了教育好北大荒第四代人,九三分局關工委積極行動起來。
——動員老乾部、老黨員、老軍人、老教師和老模范等『五老』,以及時事講解員、傳統報告員、校外輔導員、科技服務員、關愛幫教員、家長學校教員、法制宣傳員、網吧監督員、協調說和員、心理諮詢員等『十大員』下基層做報告。雖最初受到追捧,但聽著聽著,聽眾逐漸變少,以至於難以為繼。
這是為什麼呢?關工委組織的問卷調查顯示:青少年具有對新事物敏感,接受能力強,思維多向化,不拘泥於固有模式,不喜歡刻板的說教。
號准了脈,關工委回過頭來加強了『五老』『十大員』的隊伍建設。分局黨委成立評聘領導小組,挑選責任心強,深刻理解『北大荒精神』,善於演講的3000多名離退休人員加入隊伍。
經過關工委組織的培訓,『五老』『十大員』不再只是簡單地憶苦思甜,而是著重挖掘當年生活苦中有樂的一面。火紅年代中的生活很艱苦,但充滿歡樂,這使得聽講的青少年們對苦樂觀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九三分局尖山農場具有獨創性地創辦了『關愛之家』,之後作為先進教育模式在整個分局推廣開來。『關愛之家』的成員包括關工委成員、農場教育科科長、共青團書記、學校校長、校外輔導員及學生家長代表等,重點突出一個『家』字。通過『假期工程』、『快樂星期天』等活動,對納入『關愛』范圍內的孩子們從精神上進行撫慰。
尖山農場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尹彥是『關愛之家』的倡導者,迄今為止已收留了15名異姓『孫子』。
有向學生們無償傳授『地筆書』書法的高俊華,身患癌癥仍不忘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張家進……『五老』們的先進事跡數不勝數。
![]() |
農墾九三分局尖山農場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尹彥與他幫扶過的青年農民王樹成在一起。東北網記者 高雷 攝 |
![]() |
九三一中樓上的北大荒精神教育主題長廊。東北網記者 高雷 攝 |
![]() |
農墾九三分局局直小學的學生參加『踐行北大荒精神核心價值觀』考試的答卷,一筆一劃的稚嫩筆跡生動地展示了幼小心靈對北大荒精神的理解。東北網記者 高雷 攝 |
兩年來,九三分局高度重視關工工作,尖山農場先後拿出300多萬元建起了學生公寓、學生食堂,改善了教學設備,增修了校園環境設施,還成立『扶貧助學資金管理委員會』,為22名貧困生和1名殘疾青年解決困難。對104人次的貧困生免除學雜費、伙食費、住宿費1.6萬餘元。加強青少年活動場所建設,從2006年開始,連續三年共投資7000多萬元,建文體活動中心、博物館、文化廣場、文化公園、圖書中心、圖書室(屋)等46個,建起休閑健身活動小區24個,還建立了北大荒傳統教育基地10處。
關工委認識到,就業、生存、致富是『把根留住』的關鍵所在。近年來,他們下了大力氣,幫助青年創業、發家、致富。利用墾區工會辦的13個職工網絡教育平臺和31個家庭致富技能培訓基地平臺,辦班培訓傳授知識和實用技術。據不完全統計,20多名老專家擔任了工會網絡學校的兼職教員,從2005年開始至今已經辦了1125期,職工培訓率達到85%,成果轉化率20%,知識掌握率60%;家庭實用技術培訓班,從2005年到2007年已辦了347期,培訓了8500人,其中青年職工3500多人:舉辦家庭技能培訓班127次,培訓了535人。
在關工委幫助下,2008年尖山農場有20多名青年職工成為致富大戶。青年王樹成養牛的時候遇到了困難,尹彥主動對他進行資助,還幫助他跑來了貸款。王樹成在關工小組幫助下飼養了26頭奶牛,每年賣牛奶就收入12萬多元,家庭資產達60多萬元。
嫩北農場第二管理區把12名『五老』組織起來,根據每個人的特長,分成養殖小組、種植小組、花卉小組、技術服務小組,掛牌上崗,為青年職工送技術、送措施、送服務。脫貧致富幫扶員、養殖小組組長康孝新有養羊經驗,在他的幫助指導下,帶動起8戶職工養羊,飼養量達到了千只,戶戶脫貧致富。
九三分局的關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目前該局有青年黨員1184名,團員4000多名,少先隊員6896名,佔青少年總數的19.4%;在全局機務戰線4000多名職工中,青年職工佔60%以上,其中有3000多人擔任了包車組長或正駕;在6000多名科技人員中,青年科技人員佔65%以上,有2400多名青年科技人員成為學科帶頭人和崗位骨乾。
在九三分局,北大荒精神在青少年心中已紮下根,青少年的精神面貌出現了可喜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