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說明】『百美圖』。趙猛攝
東北網11月13日訊 昨天上午,省博物館文物司法鑒定所正式揭牌後,本報與省博物館聯合主辦的專家幫市民『免費鑒寶』正式開始。此時,早已排成長龍的藏寶者已經排出了省博物館大門,在省博物館陽光大廳內排隊等候專家『掌眼』,藏寶者已開始興奮地相互介紹自己家傳、家藏的寶貝。隨後4個小時的『免費鑒寶』,讓專家們都興奮不已,首日即有三件精品現身,這些藏品折射了冰城文脈。
藏寶者排起『長龍』
昨天8時許,離『免費鑒寶』活動啟動還有近2個小時,眾多攜寶而來的市民就聚集在了省博物館門口,其中不乏聞訊專程從佳木斯、牡丹江等地趕來的藏寶者,他們想聽聽專家對自己珍藏寶貝的說法。
10時10分,『免費鑒寶』正式開始,幾百名等候鑒寶的市民排起了長隊,隊伍一度從大廳排到了省博物館大門外。本著對藏寶者負責的態度,本次『免費鑒寶』活動采取每天接待50名藏寶者的限額方式,但不到1小時,事先准備的200多張預約票就已告罄,日期直接排到了15日。為滿足藏寶者急切鑒寶的願望,主辦方將活動首日名額破例擴大到了85人。
現場鑒寶長見識
鑒寶活動正式開始後,丁元海、蔣義濤、關英、徐景華等國家注冊文物司法鑒定師一直在緊張忙碌,藏寶者們逐一上前,捧出藏品請專家鑒定。在本次參與鑒定的數百件民間藏品中,專家對每件藏品的真偽、年代、出處等特征都做出了細致分析,並耐心地解答了藏寶者們的眾多疑問。
在現場,市民王先生端上了他收藏的瓷器,但專家鑒定認為『不真』,是民國時期仿清朝的物件。王先生並沒有因此失望,他告訴記者,自己平時喜歡在市場上買一些小玩意兒,此次就為印證一下真偽,通過和專家交流,他解決了不少心中問題,收獲大於失落。
『北宋母錢』民間藏
在昨天的鑒寶現場,一位老人將家傳的一枚銅錢拿給專家鑒定。經過專家們的鑒定,這枚錢為北宋元祐通寶的母錢,存世不多,極為珍貴。
據丁元海介紹,這件錢幣品相為一等,材質為紫銅。母錢在我國古代就是國家制造錢幣最初的模板,幾錢重都是當朝皇帝過目後定量,一般只制造1至2枚,需要制造錢幣時,要用母錢先制出樣錢,再封到各個地方批量制造流通幣,就像現在復印用的原始件。專家估計,如果不是趕上改朝換代,這枚母錢應該會被國家的最上層部門封存。這枚『北宋母錢』現身冰城,多半與金源文化有關,折射了冰城的文脈。
『牙雕微雕』首入圍
據主辦方介紹,此次專家幫市民『免費鑒寶』,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幫即將舉辦的『省首屆民間藏寶展』海選。11時50分,一件『牙雕微雕』在眾多藏品中率先『浮出水面』入圍。
專家組成員蔣義濤認真分析後得出結論,該微雕出自清末,非常名貴。蔣義濤說,這件微雕用料極其考究,以質地優良的象牙為原料,這件賦有山水詩詞的作品,詩情畫意相匹配,象牙本就名貴,再加上既有山水,又有微雕的刻畫,如此精細非一般雕刻家能夠做到,並且這件作品雕刻非常細小,用現場30倍的放大鏡仍無法看清,如果考證後出自大家之手,這件傳世稀少的微雕作品價值很高。
『百美圖』或值百萬
在昨天接受鑒定的100多件藏品中,『百美圖』書畫長卷成了書畫類的亮點。丁元海在鑒定完該件作品後分析,這件作品是明代著名畫家仇英的作品,作品前有題跋(相當於現在的書序),中有落款、評語,後有藏家印,一般評語多為與作者齊名或高於作者的人所評,而藏家印多為有身份的人所蓋,畫軸和畫別為玉質,畫體惟妙惟肖。即使為後人所仿,也必是高人,但該件作品還需專家組做進一步鑒定,如果鑒定為真品,價值將達到百萬元。
專家們認為,民間藏寶有著很清晰的闖關東、外來文化元素,如清朝發行的『紀念幣』,來自山東『掖縣』大戶人家的銅鎖、酒壺,帶有俄羅斯、歐洲、日本、朝鮮文化特征的民用物件等。
專家『委婉』鑒定
接受鑒定的很多藏品都非真品,但專家們在鑒定中都說是『現代的』、『比較新』、『並非同時期』等委婉的詞語。『一件藏品無論真偽都一樣傾注了收藏者的希望,我們能夠理解收藏者對自己藏品的心情,如果我們用詞過於生硬、直接話語點評,等於熄滅了他們對收藏的興趣,我們不能讓他們帶著挫敗感離去。何況民間藏寶本就沒有「打假」一說,贗品也是藝術品。』丁元海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