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11月14日電 記者日前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萬畝種子園采訪時了解到,大興安嶺地區10年內將實現全區林木的良種化和基地化。
據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森林經營部技術推廣站站長宋光輝介紹,林業的周期為20-30年,大興安嶺地區地處高寒地帶,無霜期短,林木生長緩慢,周期更長。因此,應用遺傳品質優良的種子發展後備森林資源顯得尤為重要。良種壯苗是培育品質優良的森林資源的基礎,優良種子育苗造林和普通種子育苗造林相比,樹木高、莖、及材積遺傳增益均提高了8%—10%,抗逆性也有顯著提高。
據介紹,大興安嶺萬畝種子園是亞洲最大的樟子松人工無性系種子園,是大興安嶺地區林木優良種子生產基地,其面積超過1.5萬畝。該種子園位於黑龍江大興安嶺東南坡加格達奇區內,園內共收集各種優質樹5萬多株,主要樹種為樟子松、其次還有興安落葉松和紅皮雲杉。
宋光輝表示,大興安嶺萬畝種子園現已進入初步結實期,形成了年產1000公斤純種子的生產能力,可滿足全區30%的用種量。目前大興安嶺林區樹種大多數采自林區內的天然林和母樹林,良種使用率不到40%。而北歐一些林業發達國家良種使用率高達80%,我國平均良種使用率為40%以上。
據了解,該種子園再有8—10年即可進入結實盛期,產種量將從現在的1000公斤提高到3250公斤,可滿足大興安嶺地區林木良種的需求量,屆時大興安嶺將跨入林業的集約經營和科學經營。
據介紹,地處祖國邊陲的大興安嶺地區作為國家重點國有林區,有林地面積655.9萬公頃,森林覆蓋率78.7%,是東北乃至華北的天然屏障,是黑龍江、嫩江兩大河流的發源地。據專家測算,這裡每年僅納碳、貯碳、制氧等方面創造的生態效益就高達1163億元,對於維護東北亞地區的生態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