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放大補助資金使用效能 六萬戶農民喜遷新居
2009-11-19 10:34:3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偉 郭銘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拆掉泥草房,林甸縣東興鄉旭日村趙友住進了剛剛蓋起的108平方米的磚瓦房。8.64萬元的改造費用原本對趙友來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然而通過銀行貸款解決5.4萬元,建築材料及宅基地節省1萬元,他只用了2.24萬元就圓了新房夢。趙友僅僅是近兩年來在大慶市泥草房改造中受益的6萬戶中的一員。

  自泥草房改造工作啟動以來,大慶市采取換、補、降等措施,放大政府補助資金使用效能,充分調動起農民建房積極性,有效破解泥草房改造過程中的矛盾問題。兩年來共改造農村泥草房6萬餘戶,完成總改造計劃的45%,21萬農民搬進新居。

  換,就是采取『項目換規劃』的方式,從源頭上破解規劃編制費用短缺問題。政府將投資項目的設計任務定向委托市屬國有規劃院,作為置換條件,規劃院無償為全市484個行政村、2426個改造村屯編制建設規劃,解決了近5000萬元的規劃編制資金缺口。專業測量隊伍收費標准高,政府又促成村屯與大專院校合作:當地為大專院校提供實習基地,大專院校免費為農村提供地形圖測量、培訓施工技術人員等服務。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84個村屯開展了地形圖測量,196個村屯正在組織規劃編制。

  今年大慶市財政直接投入資金1.4億元用於支持農村泥草房改造,為避免農民產生『等、靠、要』的依賴心理,市裡采取『一補一降』的辦法解決農戶資金問題。

  補,就是根據農民不同需求,分類進行補助。一是落實省裡要求,由市縣(區)兩級安排專項資金對農戶實行直接補。二是通過補貼新型建材企業,使農民能夠以優惠價格購買建材進行間接補。三是將本應給予農民的補貼資金作為利息,幫助農民辦理貸款及還息。據大慶市商業銀行測算,如按照5000元利息,3年還清本息計算,可貸款近4萬元,解決農民一半左右的改造資金。

  降,就是通過整村改造團購建材、定點施工隊伍,村委會與房地產公司合作統一改造,鄉村成立建材生產企業等方式,降低改造成本。林甸縣東興鄉旭日村由村委會出面協商貸款事宜,利息由原來的9厘降至7厘,貸款者年齡由原來的48歲提高到53歲,最高貸款額度由每戶3萬元提高到7萬元;同時,把建材商、施工隊請到村裡,幫助農民講價、規避市場風險。林甸縣義順鄉東義順村奶牛養殖小區與大慶市世茂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合作,利用企業生產新型節能建材的優勢,實行統一規劃、施工、驗收質量,開發商與農民簽訂合同交現房,每平方米可降低造價22%,冬季室溫可提昇4℃~6℃。肇源縣福興鄉采取土地作價入股、村民集資等手段興辦新型建材企業,以低於市場價格銷售給本村村民,提高了農民使用新型材料的積極性。

  為調動農民建房積極性,發揮其主體作用,大慶市還幫助農民算好3筆賬:機遇賬,難得改善生活條件的機遇;成本賬,政府的各種補助和措施,可實現『少花錢建新房』;生活質量賬,通過新建節能房與泥草房對比,激發改造熱情。目前,改造泥草房已經成為農民的自覺行動。林甸縣東興鄉旭日村全村原有700多戶泥草房,今年上報改造建房計劃580戶,已竣工的300多戶的改造資金都是貸款而來。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