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現遺體用手挖
王鵬:那是對兄弟們的尊重
今年34歲的王鵬是鶴崗區域救護大隊二中隊的中隊長,主要負責南山等3個礦區的救護工作。從值班當天到搶險救援,隊員中有的已經5天5夜未曾回家。
『當天2點56分接到中隊調度室指令的,當班的10個人立即出動趕到新興礦。』到達地點後,王鵬帶著9名隊友從人車安全井口沿巷道搜尋被困礦友。『我們是3點25分下井的,4點多左右,我們發現了第一批遇難礦工。』王鵬說,他們在二水平變電所附近發現了12名倒在地上的礦工。隊員們當即衝上去,尋找幸存者。最終,他們在12名礦工中找到了一名幸存者——礦工曲忠祥。此時的曲忠祥面部腫脹,眼睛突出,隨時有生命危險。王鵬立即讓4名隊友抬著曲忠祥到安全地帶,進行急救。在繼續向巷道裡行進時,王鵬又碰到了兩撥從井下逃生出來的礦工。在隨後的搜救工作中,他們陸續救出了15名遇險人員,這些傷員後來被送往醫院接受救治。
『因為這些礦工生命體征已經消失,我們只能靠眼睛觀察去發現。』王鵬說,被埋在煤和岩石下的礦工有的露著手,有的露著頭盔,有的只露出個衣角。『發現遇難的礦工,我們就用手挖,那是對遇難兄弟的尊重。』王鵬說,23日晚,他們在113掘進隊作業面挖了一個晚上,發現5名遇難者的遺體。每天,救援隊員背著20多公斤的搜救設備,進入井下搜尋遇險和遇難的礦工。『迎著危險上』,這些救援隊員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搜尋,哪怕只有一個生還者。
救援遇險情
趙曉明:直到找到最後一名兄弟
50多歲的趙曉明是鶴崗區域礦山救護大隊四中隊書記,21日2時許,當班的趙曉明接到礦井內報警,『趕快,救人!』來不及細想,趙曉明帶著隊員們衝到了新興煤礦主井口鋼帶機附近。大家看到鋼帶機被毀,礦燈室也被炸塌了,礦燈室內的入井口被磚石碎塊封堵。
『我們趕緊到距離礦燈室較近的一個入井口下井,』趙曉明說,當他們來到三水平北大巷時,小隊長伊凡軍發現一名礦工趴在巷道內。『還有體溫!』趙嘵明說著和隊友用便攜急救設備對其進行急救,見這名礦工稍微清醒一點後,立即將其抬到安全地帶。
沿著巷道,趙曉明一行接近發生突出事故的地點。他們探查到113工作面時發現,巷道內的瓦斯濃度已達10%。『在那裡,我很清晰地看到沼氣在空中漂浮,被震下來的煤塊碎石有1米多高,只要進入這一區域,懸浮在上邊的沼氣就會與空氣混合。一旦引發爆炸,我們10個人就屍骨無存。』無奈,趙曉明一行撤出了巷道。
隨後,趙曉明帶著隊員轉回到礦燈室內被封堵的門前,准備移開石頭下井。但此時,隊員們探測發現,此處瓦斯濃度已超限,趙曉明立即撤離。就在他們從礦燈室撤出的那一刻,第二次爆炸發生了。『爆炸時產生的衝擊波從礦燈室附近的主井口衝出來,我們的帽子都被衝擊波震飛了。』趙曉明說,『再晚點,我們都得被炸死。』
雖然井內很危險,但僥幸脫險的隊員們還是義無反顧地從數百米外的一處井口再次入井,繼續搜尋遇險和遇難的礦工,這一乾就是10多個小時。就在他們搜尋到216工作面時,發現了倒在這裡的41名礦工。一個一個地翻轉礦工的身體,希望還有幸存者,可惜一個也沒有。當隊員付崇進翻開一名趴在巷道內的礦工時,突然放聲大哭。『那名礦工是他的鄰居,也是最好的朋友。』或許是壓抑得太久了,在場的救護隊員也都跟著哭了起來。
『無論怎樣,我們都會繼續工作下去,直到找到最後一名兄弟。』這是趙曉明和救護隊員們唯一的信念。帶著這個信念,隊員們又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