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6日訊 針對對俄貿易的新變化,近期我省召開進一步推進對俄合作工作會議。這是我省繼2005年做出推進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以來,部署對俄合作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出臺了《關於推進對俄合作適應性戰略調整的意見》。按照省裡的部署,牡丹江市將充分利用這次機遇,以哈牡綏東對俄貿易加工區建設為重心,堅持貿旅牽動,內外互動,區域聯動的思路,全力打造沿邊開放先導區。
據介紹,目前牡丹江市對俄貿易既面臨挑戰又充滿機遇。年初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和俄羅斯政策調整的影響,牡丹江市對俄經貿合作呈現一些新變化,對俄進出口開始出現下降現象。與此同時,國家及我省對俄沿邊口岸競相發展,特別是近期國務院批復了《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加快琿春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打造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等,使牡丹江市沿邊開放先導區的地位面臨挑戰。不過,中俄經貿合作大勢向好仍然為牡丹江市對俄合作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從政策層面看,國家出臺對邊境貿易轉移支付政策、提高出口退稅率、減少加工貿易限制品種;省政府出臺《關於推進對俄合作適應性戰略調整的意見》對牡丹江市口岸和境內外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功能,都創造了有利條件。
為全面貫徹省外貿會議精神,推動牡丹江市對俄貿易盡快重回上昇通道。市委常委(擴大)會議對該工作進行全面部署,要求相關部門進行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推進牡丹江市對俄貿易以商品貿易為主向技術貿易、服務貿易協調發展轉變,進一步改善和優化貿易結構。同時,加快貿易方式轉軌變型,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地產品貿易、機電產品貿易和服務貿易,促進貿易結構提檔昇級。
——大力發展口岸經濟,打造對俄合作平臺。推進跨國跨省通關異地聯檢,開通『出境不出口』陸海聯運雙向定期班輪,推動陸海聯運大通道常態運營。加快綏芬河鐵路口岸國內國際客運綜合大樓、綏芬河公路口岸貨檢綜合樓和東寧口岸聯合辦公樓等項目建設,爭取國家賦予綏芬河口岸液體化工產品等商品進口資質,打造集倉儲、轉運、換裝於一體的多功能現代化鐵路口岸。推進『東邊道』鐵路建設,加快建設牡綏高速公路和牡綏、哈牡城際鐵路。規劃、啟動牡丹江航空港異地擴建工程,增加國內外航班密度,力爭恢復對俄航線、開通對日航線,加快構築適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立體交通網絡。
——進一步加快物流業發展,制定以全國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示范城市為內容的牡丹江市物流業發展規劃。加快引進世界500強的物流企業和國內大型物流企業,整合區域物流企業,組建現代物流企業集團,提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加強『多式聯運』和『轉運』設施建設,重點解決口岸內外鐵路之間以及鐵路、公路、航空運輸等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銜接問題,減少貨物多次搬倒、拆裝等問題,實現『無縫銜接』。加快推進以華晟物流為代表的現代物流企業做大做強,加快哈達農產品國際物流園區、大連港集團『鐵海聯運』物流中心等項目建設,提昇各物流園區功能,促進口岸物流與腹地物流的合作,建設國際物流中心。
——下大力氣優化進出口貿易結構,充分發揮對俄貿易對全市經濟的拉動作用。通過各種措施擴大地產品貿易比例,支持地方產品在俄羅斯的質量認證,不斷擴大地產蔬菜、瓜果、糧食等農副產品及出口水泥、空心磚、裝飾材料等建材類商品出口。爭取在幾年時間內,使地產品出口所佔比重達到兩成以上。實施品牌戰略,重點培育『賽路恩電子』、『石油鑽具』、『汽車空調』、『毛毯』、『皜月牛肉』、『鑫鵬豬肉』、『正大食品』、『萬事達塑編『等對俄地方出口品牌。大力發展木制品、輪胎、軸承、銅版紙等產品的加工貿易,提高加工貿易在牡丹江市對俄貿易的比重,加快扶持壯大對俄貿易主體,爭取到2012年牡丹江市對俄貿易超億美元的企業達到20戶以上。
——同時還必須積極推進規范貿易行為工作,推動牡丹江市對俄貿易提檔昇級。具體來說,就是支持牡丹江市境外有實力的企業,與俄羅斯企業或個人合作,組建全資或控股的『白色清關』公司,為牡丹江市邊貿企業商品出口進行全程代辦,實現邊貿企業的身份合法、貨源合法、經營合法。引導企業按照國際通行規則開展對俄貿易,實現邊境貿易主體由個體向企業經營轉變;引導企業開展大宗國際貿易,加入俄羅斯本國人的營銷渠道,實現對俄出口商品由市場直銷向店鋪銷售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