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龍江公路建設施工現場。 東北網記者 邵奇攝 |
![]() |
鶴大高速改(擴)建工程在雨中施工。東北網記者 邵奇攝 |
![]() |
黑龍江公路建設現場一邊施工一邊通車。東北網記者 邵奇攝 |
2008年5月,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大決策。確定了今後三年全省公路建設的規劃:即利用三年多一點的時間投入資金1000億,基本形成以哈爾濱為中心,橫貫東西、縱貫南北、覆蓋全省、連接周邊的高等級公路網絡,使路網布局覆蓋全省95%以上,實現十三個地市全部通高速;實現國家旅游城市、重要旅游景區、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基本以高速公路相通,圍繞全省公路建設典型事跡,東北網記者近日進行了采訪。
東北網11月30日訊 題:為黑土地打通血脈 公路建設東部戰區攻堅克難全力推進
東北網記者 邵奇
公路建設東部戰區共有10個項目,分別是:綏芬河至牡丹江高速公路、雙鴨山至同江高速公路、雙鴨山至佳木斯高速公路、哈爾濱繞城高速公路東北段、牡丹江至寧安高速公路、佳木斯至牡丹江高速公路、七臺河至雞西高速公路、寧安至復興(省界)高速公路、拉林至五常一級公路、任民至肇州肇源一級公路半幅,主線建設總裡程1087.1公裡,其中高速公路875.2公裡,一、二級公路211.9公裡,連接了佳木斯、雙鴨山、七臺河、雞西、牡丹江五大城市以及所轄的12個縣市,覆蓋了三江平原糧食主產區、黑龍江省的大部分煤炭能源型城市以及重要的國家級旅游景區。這些項目的建設將為這片富饒美麗的黑土地打通血脈,鋪就路網,編織希望,對促進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區、東北亞經濟貿易開發區、三江平原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建設有著深遠的意義。
鶴大高速是國家『7918』高速公路網中的縱一線,是一條縱貫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東部地區的乾線公路。包括牡丹江至寧安、佳木斯至牡丹江、寧安至復興(省界)三段高速公路。這條公路建成通車後不僅服務於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區、東北亞經濟貿易開發區建設,還將服務於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建設,是一條經濟生命線。
佳木斯至集賢、集賢至同江兩個高速公路項目是國道主乾線同三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兩個項目建成通車後,將為東部煤電化基地的兩個區域性中心城市佳木斯、雙鴨山搭建快速便捷的大通道;將進一步促進同江港的對俄貿易,構建三江地區新的亞歐大陸橋。
集賢至同江高速公路與富錦至綏濱大橋以及即將開工的建三江至虎林高速公路共同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北國糧都』富錦、建三江墾區編織起四通八達的路網,全面為『大糧倉』、『大農場』服務。
建設者攻堅克難全力推進
肩負著重托,承載著希望,公路建設東部戰區的公路建設者攻堅克難,全力推進。
東部戰區今年交工項目6個,分別是:雙鴨山至佳木斯高速公路、佳木斯至牡丹江高速公路、牡丹江至寧安高速公路、哈爾濱繞城高速公路東北段、拉林至五常一級公路、明沈項目,交工裡程603公裡(含任民至安達段33公裡),其中,交工高速公路391.8公裡,佔09年全省高速公路交工裡程的57.8%,是拿下677公裡硬指標的關鍵工程;交工一級公路88公裡;交工一級公路半幅123公裡。
391.8公裡高速公路的建設,場場都是硬仗。項目報批、資金籌措,一道道報批手續,省交通廳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征地拆遷、落實土場、林木砍伐及電力、電訊設施拆遷任務『雙業主制』發揮了作用;建設規模大、路線裡程長、有效施工期短、連續兩個月雨季,『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承重、特別能打硬仗』的精神支橕了一線建設者。
東部戰區得到了各級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佳木斯、雙鴨山、七臺河、雞西、牡丹江等地市,按照『雙業主制』任務和《責任狀》內容,紛紛做出承諾、拿出措施、落實資金,明確時限,確保征地拆遷任務快速完成。
應對雨季惡劣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采取點式施工、機群作業、小段成型的辦法,保證施工生產順利進行。積極協調地方政府和政法部門,提前做好封閉沿線加油站、商服業戶的前期工作,適時集中開展專項會戰,為路線封閉創造條件。
以路基驗收和路面施工為重點,全力抓好質量控制。充分考慮分離橋、互通區當年路基、當年路面,不可避免產生沈降的問題,采取對橋頭臺背強夯、引道路基衝擊壓實、預留橋頭搭板等綜合性措施。抓好路面下封層、粘層、透層油施工,保證層間連接達到最佳效果。
以橋梁構造物結構安全和邊通車邊施工路段施工安全為重點,全力抓好安全管理。認真吸取橋梁垮塌事故教訓,對在建橋梁進行結構安全的自檢自查。對舊路邦寬及邊通車邊施工路段,安全警告警示標志設置的最低要求要符合部頒《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標准。針對改擴建項目分離立交橋較多的特點,在梁板吊裝過程中請地方交警和路政部門配合,保證施工安全和交通安全。
以設計服務為重點,完善和優化施工圖設計,使設計方案更科學,造價更合理。
建設詮釋精神不負重托
6月以來,連綿不斷的陰雨天氣,持續多日的暴風驟雨給公路施工,特別是路基施工帶來嚴重的困難。然而,困難阻止不了攻堅的腳步。全體公路建設者搶晴天、戰雨天,晝夜奮戰,人停機械不停,始終堅守現場。
雙鴨山至同江項目的指揮王繼濱,為了確保項目進度,在前期工作過程中往返於北京與工地之間數次過家門而不入,特別是做完膽摘除手術之後,沒顧得上痊愈就直接趕到工地。指揮部的全體同志深深地為他的敬業精神所感動,下定決心,共同努力,要把項目建設成經得起歷史考驗的優質工程。
鶴大項目的指揮張喜軍,肩負著424公裡的大項目,今年就要交工高速公路266公裡。帶著這樣一份沈甸甸的責任,張喜軍奔忙在五市、四縣、七區,從工程前期到項目開工,他的車不知跑了多少公裡。項目剛開工的時候,他的妻子正患病住院,他的父親又出了車禍,親人是多麼需要他的照顧,可他為了這份責任,沒有回家一次,在他的努力下,鶴大項目破解了難題,順利實施,正向著266公裡目標衝刺。
據了解,在東部戰區的公路建設中,在全省三年決戰的公路建設中,還有許許多多像他們這樣的一線建設者,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承重、特別能打硬仗』的精神。
截至目前,公路建設東部片區的項目進展順利,4個新開工項目中:綏牡項目完成土方773萬立方米,佔設計總量的38%;橋涵工程完成設計總量的18%。同集項目完成土方81萬立方米,佔設計總量的10%;橋涵工程完成設計總量的12%。七雞項目完成土方12.7萬立方米,佔設計總量的17.3%;橋涵工程完成設計總量的17%。寧復項目完成土方48萬立方米,佔設計總量的12%;橋涵工程完成設計總量的10%。這4個新開工項目,雖然受到雨季影響,但是整體進展順利。
前方的路依舊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在攻堅的道路上,公路建設者已經立下錚錚誓言: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去奪取新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