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1日訊 木蘭縣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突出『五個重點』,科學謀劃『三農』工作新思路,努力推進農村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確保學習實踐活動紮實有效開展。
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遵循試點、示范、拓展的順序步驟,推進原有試點村建設提檔次,積極啟動新一批試點村建設,逐步增點擴面,帶動全局,推進全縣新農村建設工作整體上水平。柳河鎮按照『規劃先行』原則,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啟動小城鎮規劃修編工作,著力打造以樓房一條街、商服網點一條街和開發建設工業園區、有機水稻示范園區、休閑娛樂健身區為核心的『兩街、三區』小城鎮建設,切實提昇城鎮品味,改善發展環境。
以結構調整為重點,大力發展優勢特色農業。科學調整農業結構,把發展優勢特色農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主攻方向,主攻三大農業產業。大力發展優質糧食產業,按照『穩定總產、提高單產、擴大優質、促進轉化』的發展思路,穩步實施十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大力發展高效經濟作物產業,以產銷對接為牽引,不斷擴大食用菌、中藥材、特色蔬菜的種植規模,實現高產、高效;大力發展畜牧產業,努力把畜牧業培育成為全縣農業主導產業,全面實施優質精品肉牛養殖、加工工程,力求把『木蘭肥牛』塑造成龍江肉牛第一品牌。
以挖掘增收潛力為重點,努力實現農民增收目標。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總要求,以市場為導向,科學組織、科學合理安排農業生產,從農業內部挖潛促增收;大力發展節約型農業,積極推廣節水、節肥、節膜等實用技術,降低生產成本,讓農民在減少支出中獲得增收;加快發展以農副產品加工為重點的農村工業和以為農民生產生活服務為重點的農村服務業,引領農民向二三產業就業轉移促增收。大貴鎮利用優越的柳編加工業基礎,鼓勵農民加入柳編行業,已發展固定員工1100多人、季節工2300多人,農民員工年增收3000?10000元;加大農民工技能培訓力度,切實抓好勞務輸出的組織和服務工作,增加輸出渠道,輸出農村勞務促增收。
以培育主導產業為重點,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針對缺少龍頭企業帶動這一制約全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瓶頸,多策並舉促發展。立足資源優勢,重點圍繞肉牛、優質水稻、優質大豆、牧草等農業產業、產品,強化宣傳推廣、政策吸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進龍頭企業,提高農產品加工、市場開拓能力;加大現有龍頭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昇級,重點扶持發展哈哈木蘭米業、漢德牛業、昊偉集團、大眾飼料等企業,夯實基礎,推動昇級,壯大發展;繼續推進農業合作示范區工程,通過滬哈合作探索農業農村發展新思路,把木蘭打造成為南北農業合作的先行區、以城帶鄉建設新農村示范區和互利共贏協作區。
以落實大項目建設為重點,切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搶抓國家加大投入這一難得機遇,努力爭取農業建設項目,把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積極爭取,推動白楊木水庫配套建設工程和香磨山水庫除險加固二期工程早日開工建設,全力推進香磨山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和香磨山灌區末級渠系建設項目;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盡快實現香磨山灌區中低產田改造、優質肉牛育肥基地建設、綠色水稻高效生產配套技術科研等農業開發項目在國家、省立項。同時,繼續抓好牧草基地示范園區和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大力推進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區域站建設、優質水稻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標准化良田建設等農業科技項目建設,切實提高全縣農業科技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