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黑龍江新聞網訊 11月30日,鐵力市農民張玉勝專程趕到哈爾濱,將自己外婆使用過的碳火鐵熨斗捐贈給黑龍江省博物館。據悉,今年前11個月,省博物館新增藏品2000餘件,創近10年來的新高,其中絕大部分為社會各界捐贈。
『這件東西放在我家意義不大,我捐給博物館,希望將來能辦個民俗展。』風塵僕僕趕到省博物館的張玉勝說,自己小時候看到外婆用過這個熨斗,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裡都不用它了。據該館歷史部主任劉麗娟介紹,根據專家鑒定,這個碳火鐵熨斗是清末物品,距今至少有百年歷史,它的造型與現代熨斗差不太多,由純鑄鐵鑄造而成,最為特別的是熨斗上端有一個用於鎖住碳火的鎖鈕,外形似公雞,十分形象。
今年3月,哈市雙城市民姜宗昌老先生將種類齊全、價值較高的586件(套)傳統木工工具無償捐贈給省博物館,這是該館近20年來征集藏品數量最多的一次,為今後舉辦中國建築史展覽提供了重要展品。這些木工工具主要有刨子、斧子、錘子、鑽頭、銼、鑿子、鉗子、量具、鋸、磨石、踏板、扳手螺絲刀等。其中有的工具現在難以見到,已經絕版失傳。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工具有的造型與我國考古發現的古代手工業工具極為相似,因此對研究中國手工業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此外,北京奧組委還向省博物館捐贈了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實物。包括奧運會、殘奧會的金、銀、銅牌和開、閉幕式上的表演服飾和道具,包括書簡、古箏、活字模、秦旗、論語服裝及頭飾等展品共計148件(套)。
省博物館館長龐學臣介紹,近年來普通群眾捐贈文物的熱情日益高漲,而社會捐贈是該館開展文物征集的主要來源和渠道。全省各博物館現有藏品21萬件,其中省博物館藏品達到11萬件。為配合省博物館新館建設工程,他們還將開展新一輪的文物征集,尤其是突出黑龍江地域文化藏品的征集,力爭在最短時間將館藏文物數量增加至20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