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文物是人類社會的寶貴遺產。透過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我們得以穿越數千年的歷史塵埃,了解祖先是如何生存,如何探索並掌握自然界的內在規律的。從茹毛飲血的洪荒歲月,最終進入網絡和計算機主導的新時代。瓷器、書畫、青銅、碑刻……一件件美輪美奐的文物珍品煥發著震懾人心的魅力。它們是智慧的積淀,是文明的傳承,歷經千百年歲月,把歷史原貌展現在我們面前。
黑龍江新聞網訊 近年來,隨著黑龍江省文博事業的快速發展,文物的征集保護等一系列的工作也提上了日程,保護整體水平得到很大提昇。現在,通過全面的文物普查,許多文物得以保護。其中不乏精品,它們走上了博物館的展臺,供市民欣賞和品鑒。
其中,大慶鐵人王進喜紀念館中的文物意義非凡,有鐵人王進喜進京出席會議時戴的前進帽、王進喜跑井時騎過的摩托車、王進喜打第一口井時戴過的鋁盔、王進喜畢生學習和實踐的結晶『五講』等等。這些文物如今都已成為國家一二級文物。在東北烈士紀念館,觀眾可以看到烈士留下的遺物;有反映東北抗日聯軍政治、軍事、文化、後方根據地等各個方面、全方位斗爭畫面的實物;有揭露日偽暴行的罪證;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社會名流參謁烈士的題詞;有東北烈士紀念館建館時的題詞牌……侵華日軍細菌彈彈殼、抗聯戰士送給群眾的野豬牙、抗日群眾給抗聯部隊送油用的葫蘆、東北抗聯軍歌集,大量的展品全面生動展示了東北14年艱苦卓絕的抗戰史。齊齊哈爾博物館,『孔緩』印章、遼白釉鐵鏽花蝶梅瓶、掐絲琺琅鎏金龍頭馬鐙、『黑龍江正藍旗滿洲佐領圖記』銅印、精美的白瑪瑙凹底石鏃,1200餘件精品文物和360幅珍貴歷史圖片,充分展示出齊齊哈爾歷史文化中典型文物所蘊含的豐富文化信息,展現了齊齊哈爾二十年來的考古新成果以及黑龍江本土文化及東北邊疆土著民族文化。金上京歷史博物館收藏金代文物6000餘件,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文物26件,二級保護文物32件,三級保護文物133件。不僅數量繁多,而且內容豐富,包括宋、遼、金、元的生產用具、生活用品、官私印鑒、戰斗武器、宮廷禮器、圖像碑刻、宗教法器、金銀飾品等,涵蓋了銅、金、鐵、銀、玉、石、陶、瓷、木、竹等質地的文物,表現出文化、時代與民族的多元性。
在我省115座博物館中,幾乎家家都有『鎮館之寶』,都有珍稀文物,但在此只能呈現冰山一角。隨著我省文博事業的進一步發展,人們將會看到更多的精品文物,看到更多歷史的印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