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聽診器』聽管線水流防竊熱 供熱部門:應按盜竊處罰
2009-12-02 12:02:46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譚啟首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日訊 入戶檢查難,發現竊熱查處難。進入供熱期後,哈爾濱市部分供熱企業發現由於竊熱造成的『丟水』問題在增加,這不僅增加了水、電、煤等經營成本,也為供熱安全帶來隱患。為了防止竊熱,供熱部門不得不使用聽診器、加『臭寶』等方法,應對竊熱者。但即使抓到竊熱用戶,處罰力度不足,也讓供熱部門為難。

  據了解,哈市鍋爐供暖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道外第三供暖分公司負責道外區65萬平方米供熱,進入供熱期後,工作人員為了查詢竊熱戶,像醫生給病人看病一樣,使用醫用聽診器對單元管道進行檢查,一旦『聽出』流量異常,即可按戶找出竊熱者。

  據悉,個別居民竊熱一般集中在晚上18時至20時左右,部分居民在夏季花15元左右私接閥門,利用供熱用水拖地。而在檢查中,部分居民只要不開門,檢查就會受到阻礙。為此,工作人員不得不在管線中加入『臭寶』這種物質,該物質每公斤價格在300元至400元之間,在供熱循環系統內不會對居民造成影響,而一旦居民竊熱,會有『煤氣殘液的味道』。系統內熱水大量流失,供熱企業就必須重新注入大量冷水,重新加熱,纔能保證供熱系統正常運轉,增大了供熱企業的用水、用煤、用電等成本。另外,供熱循環系統內壓力變化,還容易導致爆管等事故的發生。

  供熱部門認為,竊熱事件頻發,除了進戶查處難外,主要還是因為罰則不夠明確。對於普通居民,一旦查實竊熱行為,他們也很難進行罰款等行為,因為執法力度不夠,只能對竊熱住戶進行拆除竊熱裝置的處理。供熱部門建議,應該增加執法力度,竊熱行為也應視為一種盜竊,只有這樣,纔能對竊熱者起到根本的震懾作用。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