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2日,媒體刊發《心急火燎等搓手跺腳冷》一文後,記者熱線電話鈴響不停,眾多市民紛紛來電再說等車難題。記者調查了解到,3個站臺5條晚點的公交線路均隸屬於民營公交企業,因為缺司機導致民營公交在冬季等車難現象尤為突出。究其原因,除了道路擁堵、車輛老化等客觀原因外,民營公交企業運行體制下形成的部分車輛停運、養護投入不足、公交司機流失等問題也是等車難的幾大成因。
司機待遇不合理 嚴重缺編沒人開車
2日,記者向發車間隔時間較長的82、84、91、201等線路公交司機了解得知,公交車總晚點是因為缺司機和活太累。
82路公交車隊劉隊長介紹,該車隊原來有40多輛車在線上運營,如今只剩20輛車上路運營,原因是司機嚴重缺編,有車無人開,導致發車間隔時間延長,目前正在招聘司機。
負責68路、82路、91路等6條公交線路的民營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等車難主要是因為公交司機短缺,這在國內是普遍現象,該公司有公交車400餘臺,本應至少配備駕駛員600多人,但目前還缺近200名駕駛員,目前該公司有20臺公交車處於閑置狀態。負責83路公交車的唐經理介紹,目前哈市公交司機普遍緊缺,民營公交線路出車率僅達到75%,有車沒有司機開,導致很多閑置公交車處於停運或半停運狀態。
記者調查了解到,民營公交車司機缺編現象在冬季尤為突出,一些司機因民營企業待遇低、風險和勞動強度大,不能簽長期勞動合同,又沒有『三險一金』保障,紛紛辭職。
運營機制不合理 跑圈算錢分配不公
記者了解到,哈市多數的公交司機跑一圈的收入在20至30元不等,這裡面就有線路長短耗時的問題了,相比之下,線路較長的司機就不劃算。所以一些裡程長的線路,司機就難找。
記者采訪發現,因為運營成本增高,個別民營公交企業把有限的司機資源用到好賺錢的線路上,『不好跑』的線路因缺少司機,就減少發車數量,這樣造成很多閑置公交車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出現了有車沒有司機開的現象,自然延長發車時間。
養護投入不合理 車輛老化故障頻出
82路車隊劉隊長告訴記者,82路車發車時間本來是間隔10分鍾,但是因為該車隊公交車都是汽油車,而且車齡長、車況稍差,在冬天常出故障打不著火,前兩天就因四五臺公交車電瓶出故障,所以一直打不著火,這纔耽誤了發車時間。同時,不少民營線路車隊負責人均稱已經向公司申請更換新車,但是因為資金問題,仍在等待中。
記者采訪中獲悉,公交管理部門雖然一再要求民營公交企業更換新車解決車況差的問題,但因為日益凸顯的資金難題導致換車速度提昇有限。目前哈市共有公交線路141條,車輛4670臺,其中民營線路60條,幾乎佔了哈市公交線路的一半,但因得不到政府補貼,在牟利的同時不可避免凸顯換車難。
一民營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公交車出事故原因大多是車體老化、保養不到位、超齡服役造成的,避免事故的最好方法就是及時更新。可是,更新車輛的資金卻難以籌集,以該公司為例,每年更新率達不到15%,還需要銀行貸款纔能做到。目前,哈市很多公交企業因為在銀行貸款的信用等級差而面臨籌措資金困難的尷尬。
交通規劃不合理冬季雪後車速慢
一下雪,等公交車更難!這是絕大多數哈市乘客的經驗總結。
記者采訪發現,哈市一降大雪,雪中公交車的運行速度會比好天氣時下降70%左右,時速最低降至5公裡,無疑給公交運行及市民出行帶來了困難。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全國所有城市都在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一直提倡公交優先,可哈市受汽車保有量的大幅增長的影響和路網結構制約,造成道路交通擁堵,自然延長了公交車運行時間,無法實現真正的公交優先。另外,因為東北冬季嚴寒,屢屢降雪,雪中雪後公交車減速難行,也是冬天等車難的一大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