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2008年5月12日,省政府正式發布《關於城市棚戶區改造的實施意見》和《關於加快農村泥草房改造的指導意見》,標志著我省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在全省范圍內全面啟動,掀起了我省大規模集中改造棚戶區和農村泥草房的高潮。經過全省上下近兩年的不懈努力,我省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取得了重大進展,已經完成現有棚戶區改造的29.3%、完成現有泥草房改造的22.2% ,得到了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肯定,得到了全省廣大人民群眾的一致擁護。如此大規模集中改造棚戶區和農村泥草房在全國少有、少見。為此,國務院在我省召開了推進城市和國有棚戶區改造工作座談會,我省作了典型發言。但實事求是講,與省政府發布的兩個文件中確定的『五年改造棚戶區、八年改造農村泥草房』工作目標相比,與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相比,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殷切期盼相比,還有很大距離,還需要我們再接再厲、繼續加大推進力度。
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深得民心,意義重大
安居樂業是我們中國人傳統觀念中最基本的理想和願望,『安居』纔能『樂業』。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作為政府民生工程之一,顯然兼具政治、經濟等多項功能、多重效應。對我省來說,更具有十分突出的意義。
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殷切期盼,是各級政府的重大責任。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初期,我省一直秉承『先生產,後生活』的發展理念,在為國家建設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留下了巨大的民生歷史欠賬,特別是棚戶區和泥草房問題較為突出。住在工礦區、城市棚戶區的群眾,相當多都是國有單位職工,絕大部分是基礎產業的工人及其後代;住在農村泥草房的都是低收入群體和困難群眾,改善住房條件已經成為這些人夢寐以求的願望。按照中央要求,2008年,我省提出了『五年改造棚戶區、八年改造農村泥草房』工作目標。兩年來,各市地和發改委、建設廳、農墾、森工等部門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財政廳、國土資源廳和稅務等有關部門給予了大力支持,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取得了巨大成績,受益群眾無不拍手稱快。但到今年底,全省還有非煤城市棚戶區約4500萬平方米,四個煤礦城市棚戶區約1209萬平方米,森工林區棚戶區約1055萬平方米,墾區棚戶區約1457萬平方米,獨立工礦棚戶區約281萬平方米,共計約8502萬平方米。此外,還有34萬戶需要提供廉租住房,140萬戶農村泥草房需要改造。任務相當艱巨,人民群眾盼改心切。作為負責任的政府,我們要對歷史負責,應該『反哺』那些曾經為共和國建設作出貢獻的『功臣』們;作為負責任的政府,我們要對現實負責,真正用『民生財政』給那些困難群眾排懮解難;作為負責任的政府,我們更應該對未來負責,深度謀劃廣大人民群眾的人居環境。各地、各部門必須把自己要做的工作緊扣到科學發展上來,緊扣到為民利民上來。經濟發展一帆風順時,要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經濟發展遇到困難時,依然要千方百計保障和改善民生。
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是拉動我省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是改善城鄉面貌的基礎工程。李克強副總理在視察我省時指出:『國家和地方黨委、政府采取推進棚戶區改造不僅可以帶動社會投資,刺激居民消費,而且對拉動增長有明顯的作用。』從經濟學的角度看,有投入就會有物質消費需求,就勢必要對相關物質和勞動力產生需求,也就必然要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生產、流通、消費等領域的活躍,創造出新的就業崗位。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作為民生項目的重中之重,對拉動經濟增長有著重大作用,很具有代表性。從實踐看,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可以直接拉動建築、建材、交通運輸、節能環保材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研究表明,棚戶區每投資1億元,將產生6.6億元的帶動效益。就我省2009年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和廉租房建設而言,就完成投資628億元,其中貸款只有60.5億元,它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可見一斑。不僅如此,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還對優化產業結構具有巨大的牽動作用。簡單地說,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的實施,提高了土地使用價值,尤其是以土地置換為依托,帶動區域內產業結構變革,有利於形成新的產業、壯大傳統服務業,促進勞動密集型企業、社區服務業、家庭手工業的發展。住房狀況是城鄉面貌和形象的重要標志,也是人民生產生活的一項基礎條件。通過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可以擴展城鄉發展空間,完善市政、鄉村公用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提昇城鄉功能,改善道路、給排水、采供暖、垃圾清運處理等基礎設施狀況,消除污染,美化環境,提昇城鄉形象,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創造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的必要條件。
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是落實中央領導指示精神的實際行動,也是本屆政府的莊嚴承諾。本屆政府履職之初,就把『民生為本』作為一條基本執政理念。即便是今年遇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仍然強調,『對民生投入只能增加不能減少、困難群眾生活只能提高不能降低、民生工程覆蓋面只能擴大不能縮小』,得到了中央領導的肯定。胡錦濤總書記在我省視察時特別講到,我省實施的『十項民生工程』,思路正確,部署得力,關鍵是要抓好落實。李克強副總理也指出,黑龍江保障性住房建設是有成效的,廣大群眾也得到了實惠。希望黑龍江總結經驗,繼續探索,把這項民生工程實施好。這是中央領導對我們的鼓勵和考驗,是重托和期望。據了解,明年國家擴內需的項目和資金安排,將更多地向民生傾斜。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作為我省民生工程的核心之一,還會得到國家更大、更多的支持。我們一定要牢記總書記的重托,不辜負總書記的期望,不辜負群眾的期盼,不失信於向人民做出的承諾,明年要進一步增加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的資金投入,以百倍的努力,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特別是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工作搞得更加出色,取得更大成績,向中央和廣大人民群眾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堅持『三個不變』,進一步加快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進度,提高改造質量
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必須加快改造進度,加大管理力度,強化監督檢查,提高改造質量。絕不能因我們工作上的懈怠、疏忽而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否則,良好的初衷,為民的打算,就落不到實處,最後受苦的還是老百姓。一要堅持落實目標責任制的力度不變。省政府與各市(地)政府簽訂了改造工作目標責任狀,建立了省、市、縣三級督查考核機制,將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納入了對各地黨政領導政績考核內容。負責考核的部門,一定要按規定辦,對達標、超標完成任務的單位通報表彰,兌現『以獎代補』資金,對沒完成任務的單位全省通報批評,並要責令限期完成。並視情況,約談沒有完成任務地市的領導。根據國家要求,城市棚戶區改造由建設部門管理,林區、墾區、煤礦城市棚戶區改造由發改委牽頭,但無論任務在哪個部門,最終結果都要體現省委、省政府為民的理念,就是要在為黑龍江的父老鄉親辦實事、辦好事上下功夫、見成效。二是堅持依法拆遷、陽光安置的要求不變。拆遷、安置是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中的關鍵環節,現在有的地方已經出現了上訪的事件,我們要高度重視。在房屋拆遷上,必須落實『三不拆』剛性原則,即拆遷安置方案沒制定的不拆、房屋拆遷補嘗金不到位的不拆、特困戶安置措施不落實的不拆。在回遷安置上,要堅持安置政策、搬遷順序號、補償標准、拆遷和回遷房屋面積、回遷安置方案、評估標准、分房時間、辦事程序『八公開』。要著手建立全省統一的廉租住房信息管理系統,建立動態化的電子檔案系統和面向全社會公眾的信息化服務平臺,為實現住房保障的公開、公正、公平提供必要的技術保障。同時,要充分考慮各種情況,做好回遷小區的管理工作。要抓緊研究一套符合實際的辦法,避免房子建起來了,卻因管理不善形成新的矛盾和問題。真正把好事辦好,讓人民群眾滿意。三要堅持工程建設質量的標准不變。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必須堅持『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標准,工程質量決不能出現一點問題。否則,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影響將會非常惡劣。在推進過程中,必須強化對工程建設的過程監管、質量監管、資金安全監管,做到科學設計、科學管理、精心施工。要加強宣傳輿論的引導,要創造條件,讓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參與到棚戶區和泥草房工程建設的監督中去,形成一個開放的監督體系,多方遏制『豆腐渣』工程和『殘疾』工程。
明年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任務不減,投資不減,力度不減
搞好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難度大、困難多,特別是越到後期,改造的成本和強度就越大,我們必須持之以恆,努力做到改造任務不減,投資不減,力度不減。
一是繼續把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列為民生之重。省政府將繼續把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工作列入明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與『八大經濟區』和『十大工程』建設緊密結合,一並部署、一並推進。各地要根據全省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現場工作會的統一部署,把它作為重點任務,統籌安排,一以貫之,一抓到底。
二是抓好年度推進目標的落實。按照『五年改造棚戶區、八年改造泥草房』的奮斗目標,科學合理地確定年度工作目標,不一定要求非得超額完成多少,但按照總體目標分解的年度計劃必須完成,以保證改造一批、受益一批,讓百姓真正感受到民生工程帶來的溫暖和實惠。
三是放大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的作用。我們要進一步把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放到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去思考,起碼要搞好『三個結合』:一要與產業結構調整緊密結合,把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作為結構調整的重要拉動力量,推動經濟結構實現戰略性調整。二要與完善城市功能緊密結合,把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作為推進城市建設的重要手段,完善城市功能,提昇城市形象。三要與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把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帶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整體躍昇,推動農村綜合環境治理,改善農村住房條件,提高農村生活水平。這樣,棚戶區和泥草房改造就不單單是改善住房問題,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
(本文是省長栗戰書在全省棚戶區和農村泥草房改造工作現場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