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7日訊 近日,在哈市工商部門開通的『綠色通道』內,哈爾濱四通建築有限公司在一天時間內即完成了公司注冊、核名、驗資等所有程序,創下了哈市工商注冊的最短紀錄。這一速度讓企業及時獲得在省外的投標資格,該公司中標後僅在項目前期即可獲得數千萬元的效益。
『一日審批』是哈爾濱市新一輪行政審批大提速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哈爾濱市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率,通過新一輪行政審批大提速,優化和改善發展環境,有力地推進了『項目建設年』的開展。
再造審批流程縮短時限三分之二
審批是項目建設,特別是新項目必須面對的第一道『關口』,只有打破舊有的制度框架,使這個『關口』成為項目建設的『助推器』,纔能適應『項目建設年』快發展、大發展的需要。
按照『減少審批前置要件、簡化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間、優化審批流程』的總體思路,市政府法制辦歷時4個月,在國內尚無成型經驗借鑒的情況下,積極探索,破冰前行,對市保留的103項236個子項的行政許可和非行政許可審批的實施主體、設定依據、審批條件、申請材料、辦理時限、收費標准及依據、審批流程進行了全面清理、規范,對審批流程進行再造,編制了行政審批項目標准。
此次規范過程中,對180個子項有法律法規規定的審批條件予以保留,對其中98個子項在法律法規之外增加的118個審批條件一律予以取消;
對於56個子項法律法規只規定了審批,而沒有規定審批要件的,針對審批項目的性質,按照合法、合理、簡化的原則設定了審批要件,取消沒有法律依據的審批前置要件517個;對98個子項目的審批時限進行了壓縮,平均每個項目的審批時限縮短三分之二,對10個子項目改為即時審批,對85項202個子項目的行政審批環節進行了精簡,減少審批環節812個,使審批時間大大縮短。
『一站式』審批全線提速
今年以來,市發改委結合實施『項目建設年』和市直機關開展的『整頓機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年活動,認真規范行政審批流程和審批方式,規范權力運行,不斷規范、簡化審批環節和程序,實行『一站式』審批,提供高效服務。
按照市政府對哈爾濱市予以保留的103項236個子項目行政審批項目,市發改委對5類行政許可事項的審批流程和設定依據、審批條件、申請材料、辦理時限等進行了全面規范。5類行政審批項目全部集中進駐市行政服務中心,全面實行『一個窗口進一個窗口出』的辦事程序。
今年初,市發改委創新審批服務工作機制,制定了《『項目建設年』審批服務工作方案》,在壓縮審批時限,減少提報要件,再造審批流程等方面出臺了多項新舉措。對申請條件基本具備、申報材料主件齊全,但其他材料和條件有所欠缺,不影響審批的,先受理,邊辦邊補,在下達批文前補齊改好,達到要求。對審批要件齊全的,項目建議書審批時限由5天壓縮為4天、核准項目由6天(評審時間除外)壓縮為5天。對涉及市、區兩級發改部門辦理的項目,采取市、區聯動方式,實行聯合集中受理,『打包』受理、聯合辦公服務。
截至目前,市發改委在市行政服務中心窗口共受理辦件324件,其中審批163件,核准81件、備案46件,前期工作通知34件,平均辦結時限縮短了1-2天。
降低准入門檻優化投資創業環境
今年9月,《哈爾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改善經濟發展環境的若乾意見》出臺。根據《意見》,哈爾濱市進一步降低資本准入門檻,使投資創業環境更加優化。
《意見》規定,全力支持大項目牽動戰略,加大對經濟發展試驗區的服務力度。對航空、汽車、裝備制造、醫藥、食品、化工等哈爾濱市優勢產業,『十大工程』、『六個一百』建設項目,以及承擔大項目開發建設的重點企業,全部納入綠色通道,實行一條龍服務,通過建立企業登記聯系制度、設立專門登記注冊窗口等服務方式,采取無償代辦、專人負責或電話預約、現場辦公等有效措施,積極主動地幫助企業完成登記注冊。工商部門還進一步理順登記審核程序,簡化審批環節,縮短辦照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對前來登記的企業,如登記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可當場核發營業執照。
根據《意見》,哈爾濱市資本准入門檻也大大降低,設立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的,允許零出資,不受注冊資本(金)最低限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等限制。降低企業注冊資本最低限額,除法律、行政法規對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另有規定的以外,設立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降低為3萬元,單位或個人投資10萬元以上的允許設立一人有限公司,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降低為500萬元。
『先上車,後買票』構建綠色通道
11月1日,市政府行政服務中心將市教育局、市人口和計生委、市農機局、市檔案局、市保密局、市殘聯、市廣播電視局等7個部門的審批服務工作統一納入中心大廳集中辦理,專門設立『綜合接待式窗口』。截至目前,市級行政審批項目已經有80.6%進入中心辦理。同時,行政服務中心統一規范了18個審批辦、19個綜合接待式窗口、1個綜合代辦窗口、13個臨時年檢窗口和1個收費窗口進駐中心大廳工作,有力地提高了集中『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的整體功能。
自8月20日全市黨政乾部大會召開以來,行政服務中心針對『手續繁、環節多、效率低、時限長』等問題,圍繞行政審批工作『解剖前置要件、解剖互為前置、解剖中介機構』,認真查找工作人員在服務態度、履行職責、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驅動方面存在的問題。組織各窗口對本單位承辦的審批項目、前置要件、法律依據、規定部門、具體要求和辦理時限等進行深入調查分析,從根本上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加快行政審批速度。
為簡化審批環節,市政府行政服務中心重新調整了並聯審批流程和踏查組織工作方式,開發了協調會辦公軟件,開闢道路交通工程專項『綠色通道』,實行了『先上車,後買票』的大項目綠色通道審批方式,進一步縮短了審批時限。
近日,市政府行政服務中心還制定了全面開展網上在線服務工作方案,進行網絡昇級改造,增強功能配置,形成了具有網上諮詢、網上預約、網上申報、網上下載、網上預審等綜合網上審批功能系統。一個多月來,共受理網上諮詢26件,申報14件,其中通過預審4件,比人工辦件縮短了審批時間,簡化了審批環節,提高了審批效率,為全面推行網上審批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