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題:大愛無疆——追記黑龍江省軍區邊防某團蒙古族優秀士官邰忠利 ②
作者 任旭 薛清波 杜善國 傅強 周軍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家安定,兵有兵責。自古『家和萬事興,國安享太平』的道理是邰忠利在部隊政治教育中領悟最深的。
出生在內蒙古大草原的邰忠利打記事起就感受到了來自民族大家庭的關愛和溫暖。小時候,父親開中巴車搞客運,出過3次車禍,是身邊各民族同胞及時伸手接濟,纔幫他們一次次渡過難關。邰忠利入伍後,同樣受到了新兵連乾部和骨乾的關愛。心中裝滿了愛的邰忠利把自己遇到的每一件事當做回報社會的最好機會,時刻想著愛的回饋。不論對連隊、對身邊的群眾,還是對親人和戰友,他都盡自己最大的力量用愛心回報社會。他可能想不到,自己身後會感動那麼多各族兒女,甚至連界江對岸的異國軍人對他都滿是崇敬!
稱戰友為兄弟,全力維護各民族戰士團結,他說:
『各族兄弟是一家,團結興旺靠大家!』
戰友們都說邰忠利有福氣,打一入伍就受到了乾部和班長的青睞,對他厚愛一分,重點培養。
的確,邰忠利入伍不到6個月,就到團教導隊參加『預提骨乾集訓』,當時他是集訓隊裡唯一的一名列兵。5個月後,他便回連擔任副班長,開了連隊的先河。
水有源,樹有根,僅僅是帶兵人對他偏心嗎?四連滿族士官班長趙配強與邰忠利是知己,他說:『這裡面既有連隊對我們少數民族戰士的關愛,還有邰忠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辦事能力贏得了大家的認可。從新兵時起,他就有大局觀,善於維護戰友之間的團結,有骨乾風范。』
邰忠利入伍所在的新兵連,戰友們來自漢、蒙古、回、滿、鄂溫克和朝鮮等6個民族、5個省和自治區。由於擁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有的戰友閑暇時用本民族的語言聊天,邰忠利對此非常不贊成。他以身作則,曾主動參加團裡組織的漢語演講比賽。邰忠利當班長後,為鼓勵少數民族戰士學普通話,還自己掏錢給新兵戰友買字典。
年輕人在一起工作生活,舌頭沒有不碰腮的。在戰友間發生矛盾的時候,邰忠利超出常人的成熟和包容心就顯露無遺了。邰忠利剛入伍不久,來自內蒙古的新兵戰士小高和小董就與遼寧籍新兵戰士小展、小梁發生了口角。『都少說一句吧!不管從哪兒來,咱們不都是戰友嗎?為了芝麻大的事兒鬧別扭不值得!一會兒班長就回來了!』邰忠利抬出班長這一招果然奏效,新兵們立即停止了爭吵。當時,班長高強就在門外,對這個成熟的蒙古族新兵不由得產生了好感。
後來,高強上報連隊,建議把邰忠利作為骨乾重點培養,『事兒雖小,卻能看到一個人的胸懷,在多民族戰士構成的集體中,我相信他能帶領大家乾好工作。』
邰忠利當上骨乾後,果然不負眾望。連隊會餐,他建議做一道家鄉傳統菜——『團結肉』,並給大家解釋,『這是羊心口連接各條肋骨的一塊肉,我們吃「團結肉」,就要緊緊地團結在一起。』現在,這道菜已經成為團裡經常性思想教育必上的一道『菜』,官兵們都記住了邰忠利的一句話:吃一口『團結肉』,留一輩子民族情。
對此,邰忠利在教育體會中寫道:『戰友之間,只有團結纔能出戰斗力。』他總是能及時化解戰友之間的矛盾和隔閡,在他的班、他的排,在他的身邊,各民族戰友親密無間。
邰忠利的微笑感染、征服了身邊的所有人,他就像一縷和諧的春風在感化戰友們的心。因為家庭經濟條件不好,邰忠利給自己花錢很小心,但對戰友卻從不小氣:他自掏腰包給新兵戰友買過作訓服、棉褲、保暖內衣等。他從不嫌棄戰友,新戰士梅銀曉曾患疥瘡,邰忠利主動帶他去看病,花錢給他買藥。說起邰忠利幫助自己的事,很多戰友都能講出幾件來。他帶的新兵下連時都想分到他的班,戰士們都愛和他在一起,因為他對待戰友的口頭禪就是『兄弟』。
視穩定為幸福,全力勸說親友維護民族團結,他說:
『民族不團結,百姓最遭殃!』
邰忠利生前曾給戰友們介紹,他家住在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族自治旗,那裡有21個民族的人民生活在一起。各族群眾兄弟一家親,來往密切。邰忠利形象地說,在他的家鄉,坐在一個飯桌上的10個人裡,可能就會有3個以上的民族成分,大家或多或少地都沾親帶故,都是一家人。
邰家本身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通過男婚女嫁,在邰忠利上一代人中就有蒙古族、漢族、鄂溫克族3個民族,他們的下一代身上更流淌著不同民族的血液,大家都相互尊重,和諧相處。
7月5日,烏魯木齊發生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後,正在家休假的邰忠利看到了這一新聞,在飯桌上就氣憤地對媽媽說:現在社會穩定,老百姓過上了好日子,咋就不知道珍惜?媽媽叮囑他要聽連隊的話,好好工作,爭取早日入黨。他聽後主動給指導員打電話匯報思想,『我向黨支部保證,無論何時何地,都積極維護民族團結,堅決支持政府為維護民族團結采取的措施。請組織放心!』
7月20日,邰忠利在和幾個同學、親友團聚時,到一家『民族特色骨頭館』吃飯,又點了『團結肉』。一張飯桌上,竟然有蒙古、漢、鄂溫克、達斡爾4個民族的親友。邰忠利親手給大家切好肉盛在各自的碗裡,然後說:『我們旗是一個多民族居住地,民族團結非常重要。來!咱們吃了這塊肉,永遠團結在一起。看看烏魯木齊那幫鬧事的壞家伙,讓百姓遭了多大罪,讓國家損失了多少!』
他特地對同學李成有說:『成有,你看咱們現在少數民族政策多好,「7·5事件」就是分裂國家、破壞民族團結的。你整天開出租車拉活,接觸的人多,要多學習多看書,纔能多講講國家的民族政策,宣傳民族團結。咱們年輕人一定要做民族團結的典范。』李成有笑著說:『你小子,人小鬼大。吃塊肉還有這麼多說道!你說的對,我聽!』
連長周傑非常感慨地說:『邰忠利是作為優秀骨乾引入我們連的,報到第三天我們就讓他擔任一班的班長,3個月後,就上報團裡讓他代理一排排長。他有這個素質,而且非常成熟,想的、做的,有時候甚至超越了他的年齡,也超過了我們的預期。他這一走,真讓人痛心!真是我們的損失啊!』
把群眾當親人,全力促進駐地軍民團結,他說:
『民族團結無小事,大事須從小事做起!』
在整理邰忠利烈士遺物時,官兵們發現,剛休假歸來的邰忠利從家裡帶回來兩瓶蒙古酒和兩個書包。他的戰友馬龍說,『邰忠利說過,書包是給他資助的兩個貧困學生的,酒是給漁民管大爺帶的。可惜,他不能親手送去了。』
邰忠利念念不忘的這位管大爺叫管春華,由於經常在江上作業,老人家風濕病很重,腰經常疼。邰忠利探親歸隊時還惦記著給老人帶回來兩瓶本民族的藥酒。
管春華老人聽說忠利英勇犧牲的消息後滿眼含淚,說起邰忠利的好來,就停不住嘴了:小邰在我們這兒駐勤時,總是帶著戰士幫我收拾屋子,劈木柴,掃院子,自己找活兒乾。不只是幫我,他帶著戰士們,讓我們9戶漁民家從裡到外都變了樣。他對咱們邊防的政策和規定一清二楚,說話也招人聽。一有什麼宣傳單,他就拿來給大伙兒講。
管春華感慨地說,小邰用真誠教育了大伙兒。我們自覺遵守規定按時捕魚。我們這個點,自從小邰來之後,就沒出過什麼事兒!
作為執勤者的官兵們也是管理者,同被管理者本來是一對矛盾,但是漁民們都記得邰忠利說的一句話:『軍民不分家,咱是一家人!』他和戰友們帶著一顆真心來,不但沒和漁民們發生衝突,反而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邰忠利失蹤的消息傳出來不到半個小時,他執勤所在的下站漁點漁民全體出動,連續6天全力展開搜救。
戰友們說,邰忠利這麼做是出自真心,發自自覺。2007年,他曾在團教導隊參加集訓幾個月,在那些緊張的日子裡,他常常利用休息日到駐地的福利院,給生活在那裡的鄂倫春族、漢族老人們讀報、按摩、理發、擦身體,或者幫忙打掃房間衛生。時間長了,相處得像是一家人。四連連長馮長海說:『邰忠利幫助別人已經形成了習慣。他在家裡孝敬奶奶和父母,在福利院就把這些孤寡的人當成親人。』
有人說邰忠利心底有情,也有人說邰忠利心胸寬廣,所以他仁者愛人、心裡能容,從來沒有對其他民族的排斥之感。有一天,白銀納鄂倫春族自治鄉鄂倫春族老人郭寶林到部隊看望正在集訓的官兵。聽說老人家是鄂倫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數不多的繼承人之一,有制作樹皮工藝畫的絕活兒。邰忠利誠懇地對郭老說:『您能不能教教我,讓我們部隊官兵也能學習傳承?如果我們學會了,不但可以豐富邊防文化生活,而且將來大家退役了,還可以把鄂倫春族的獨特藝術推向全國各地。』老人聽後非常高興地答應了。邰忠利癡迷上了樺皮畫制作,還發動戰士們一起學。官兵們制作的作品:『人民軍隊忠於黨』、『北極哨兵』等,成為連隊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也讓大家對少數民族文化更熟悉,對少數民族群眾更親近。
邰忠利只是普通一兵,但他認為自己『穿上軍裝,就代表了軍人』,時刻以軍人的標准要求自己,自覺為捍衛祖國和人民的利益作貢獻,用真摯的情懷和高尚的行為唱響了團結之歌。他雖然普通,卻總是在忙,忙一些充滿了愛心的平凡小事,而且始終在堅持做。這讓他23歲的人生很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