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半山遺址』收集的文物。 |
東北網12月14日訊 在大同區一半山坡上,農民在耕作時,從黑沙土裡翻出了人頭骨,聞訊的『三普辦』(第三次文物普查辦公室)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後,收集了很多極具價值的文物殘片。經文物專家初步鑒定,這些文物距今至少有4000年的歷史。
為期兩年的大慶市第三次文物普查田野調查工作目前接近尾聲,在新發現的196處文物遺址中,這處古人類遺址的考古價值最大。為了進一步研究『半山遺址』,市博物館擬在明年春季邀請省文物專家進行考古發掘。
A村民翻地突然挖出人類頭骨
翻地時,突然『咯吱』一聲,當謝五正納悶是什麼東西時,一具人頭骨從黑土裡翻了出來。
謝五心中一涼,手心裡也沁出了汗。
這是2009年4月在大同區一牧場發生的一幕。
這具頭骨看上去已經有些年份,頭骨已經有些殘缺,但牙齒保存得比較好,還隱約閃著牙齒特有的光澤。謝五是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的一位農民,他在大同區一牧場租了很大一片地,當日他正在整理他的花生地。
謝五的這塊地前不著村後不靠店,離這裡最近的屯子也有近4公裡遠.
這裡不會是誰家的墳?謝五越想越害怕,於是就原地掩埋了這具頭骨。
冷靜下來的謝五又想到,在旁邊的田地裡,地表上也出現過人頭骨,還有很多的陶片和不知名的骨頭等。
附近屯子裡的村民,也曾有人對田地裡的陶片、骨頭議論紛紛,還有村民說,文物販子和『尋寶』的人一直對那片土地很感興趣。
這一切跡象表明,這片黑細沙土地有些不尋常。
B地表調查收集大量重要文物
那塊田地裡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破罐子爛瓦?土地裡的頭骨又是怎麼回事?
謝五有很強文物保護意識,他分析了這些情況後,意識到這裡出現的東西很可能是文物,應該保護起來,不能讓那些文物販子給毀掉。
謝五通過電話,聯系到了大慶市博物館館長張鳳禮,他自報姓名、家庭住址後,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張館長。
此時,正逢大慶市進行第三次文物普查,負責此項工作的博物館館長張鳳禮、『三普辦』副主任顏祥林,正對全市范圍內的文物遺址、工業遺產進行全面系統地普查。
張館長對這位農民提供的線索非常重視,立刻安排顏祥林調查此事。顏祥林隨即和這位農民取得了聯系,經過精心准備,他們約定4月29日,在大慶市城外的一處檢查站碰頭。
在這位農民的帶領下,經過近5個小時的長途跋涉,顏祥林一行來到了一個種滿花生的山坡。
花生地裡,大量的陶片、各種形狀的石器讓『三普辦』工作人員大吃一驚。
這是石刀!這是剝削器!這是骨器!這是古人類的頭骨!
在博物館工作多年的顏祥林,在文物方面頗有經驗,他立刻意識到,這將是一個極其重大的發現。
僅在地表上,就散布著大量的頭骨、陶片、骨器、石器、石核、石葉等古人類痕跡,有些陶片上還有繩紋和指紋。
顏祥林說:『當時,一路的疲憊頓時全無。』
確定了他們的文物價值之後,『三普辦』工作人員圍著文物分布區域勘察了一周,立即對陶片、石器分布區的經、緯、高度及面積進行測量。
根據計算,文物分布區域在10萬平方米,並根據文物分布區的地形,『三普辦』工作人員給這一遺址命名為『半山遺址』。
C考古價值要高於『白金寶』文化
顏祥林介紹,肇源縣城西50公裡的民意鄉大廟村白金堡屯的『白金堡遺址』,屬青銅時代遺址,是學術界公認的大慶地區最早的人類遺址。
根據多次考古發掘,『白金寶文化遺址』中層和上層文化遺存,分別屬於『白金寶文化』和『漢書二期文化』,經碳-14測定,距今分別為3260±70及2900±100年。『白金寶文化遺址』的下層文化遺存,是一種新的文化。
『白金堡遺址』是松嫩平原上面積最大、堆集最厚、出土最豐富一處典型的青銅時代文化遺存。
從『白金堡遺址』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看出,當時的人類社會已具有比較發達的農業、畜牧業、漁獵業,有早期的防衛措施,還有發達的制陶工藝,因而『白金堡遺址』被學術界認為是黑龍江地區,尤其是松花江、嫩江流域的經濟、文化中心。
記者在大慶市博物館看到,『三普辦』工作人員在『半山遺址』現場收集到的頭骨、石器、骨器等文物殘片,擺滿了兩個3層的展架。
顏祥林隨手拿起一片帶齒的骨片,然後用力地折了折,對記者說:『這些骨器都非常結實,雖然年代已經久遠,但從制作的工藝看,當時人類已具備很高的制造生產工具的水平。』在一具頭骨上,記者看到了『半山遺址』發現的柱狀牙齒,從直觀上看,這具頭骨上的門牙是圓柱形的,與現代人類的扁狀牙齒不同,而且也要比現代人的牙齒大一些。雖然有些牙齒出現了裂縫,但牙釉質仍泛著特有的光澤。
通過對目前在『半山遺址』收集的陶片、器具等文物的分析,『半山遺址』所顯示出的人類文化,其文明程度不亞於『白金寶文化』,而且這還意味著古代大慶地區的人類活動區域,已經不僅僅局限在肇源縣,古代大慶地區的人類活動區域有了擴展。
D專家鑒定至少4000年歷史
文物專家根據從『半山遺址』收集的各種文物特征,初步判定為新石器時代遺址,『半山遺址』至少要比『白金寶文化』早1000年,距今至少已有4000年。
為進一步研究『半山遺址』的文化,目前,大慶博物館准備邀請省文物專家,對『半山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屆時,將揭開『半山遺址』的神秘面紗,讓人們深入地了解人類在嫩江平原幾千年前的生活狀況。
(文中謝五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