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北極邊防派出所官兵10晝夜圓老太50年尋親夢(圖)
2009-12-15 15:20:22 來源:東北網  作者:湯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北極邊防派出所民警走訪當地群眾為陳炳金尋親。

  東北網12月15日訊 日前,一個來自山東的特殊郵包被送到黑龍江省公安邊防總隊大興安嶺支隊北極邊防派出所,打開看,郵包裡裝著一面特制的錦旗。贈送錦旗的陳炳金在附帶來信中說,多年前,因生活貧困、通訊不暢造成了親人天各一方、音信皆無的悲劇,如今,在派出所民警的多方努力下,失散多年的親人終於團圓。

  一個來自山東的求助電話

  2009年2月14日下午,北極派出所值班民警趙魯傑接到一個電話,來電話的人是山東省國土資源廳的陳炳金,他想通過北極邊防派出所幫忙尋找失散59年的堂姐,但是他只知道姐姐當年被伯父送到漠河縣大河西村的一個遠方親戚家撫養。

  北極鄉沒有『大河村』,兩天裡,民警多次給本縣其他派出所打電話,多方打聽終於了解到,比鄰的興安鎮有一個大河村。然而,當趙魯傑打電話給興安邊防派出所,讓對方幫助尋找大河村的陳老太,兩小時後得到回音:此人已於多年前搬走,去向不明。

  民警多方查找線索無功而返

  趙魯傑迅速將這一情況向所領導報告,領導指示,陳老太當年的鄰居反映,有人曾經在北極鄉看到過陳老太,據此判斷,她既有可能搬到了北極鄉居住,要千方百計找到。民警查找戶籍信息,對60至70歲年齡段的陳姓老年婦女一一做了排查、走訪,發現4位陳姓老年婦女都不是從興安鎮搬家過來的。

  『我們也要尋找失散的親人』

  幾天過去了,幾位民警費盡周折,沒有任何收獲。把情況報告給所領導,領導指示:『對全鄉與陳老太太年齡相仿的婦女逐一排查,通過「排除法」大海撈針。』經歷了一個個不眠之夜,民警按所領導的要求開始對幾位老年婦女逐一走訪、摸排。

  民警了解到,村裡有一位安老太,今年60歲。據村民講,安老太當初被人從山東老家送到北極村的親屬家,搬來前的確姓陳,後來,不知什麼緣故改名為安惠英。民警找到安老太了解情況時,老人說自己原來確實姓陳,來漠河後與山東的親人就失去聯系,至於是否有一位在山東國土資源廳工作的陳姓堂弟,印象卻不是特別深,只記得40多年前聽一位山東老鄉說,自己有一個堂姐還留在山東老家。根據安老太的回憶,民警通過電話與山東的陳炳金進行溝通發現,安老太並非陳先生的堂姐。

  就在民警苦苦尋找時,北極村的王美榮來到了派出所。王老太今年61歲,9歲那年來到北極村。當她聽說民警正在村裡尋找陳炳金先生的堂姐時,迫不及待來到派出所表示,自己小時候母親去世,後來父親又回到山東老家,把女兒丟給親屬撫養。老太信誓旦旦地說:『我小時候的小名親戚們都知道,叫「傻丫」。』除此之外,王美榮難以提供其他線索。北極派出所就此再次與陳炳金電話聯系,對方說:『小名、其他情況都對不上,這個人也不是我堂姐。』


   『陳老太』改名換姓走他鄉

  在鄉所在地的北極村查找看來已沒有任何希望,民警又驅車100多裡,來到本鄉的北紅村尋找線索。

  走訪交談中,村長王琦文回憶說,從外村搬來的老人中,沒有姓陳的。當晚,趙魯傑不甘心就這樣無功而返,住在了北紅村村長家。晚上,趙魯傑與王琦文的母親拉家常,問起村裡老人情況。看民警為了來自山東的一個尋親電話如此上心,老人也絞盡腦汁捉摸。聊著聊著,老人突然對趙魯傑說:『你說的事兒,和於老太太很像。』如今,於老太正在北極村走親戚。

  第二天,趙魯傑馬不停蹄回到派出所,很快找到了於樹仁老人。聽了民警的敘述,於樹仁淚流滿面,連連點頭『我就是你要找的陳拴柱呀』。

  天各一方60年苦尋親

  1948年,於樹仁的母親去世後,父親便帶著大女兒回到山東樂棱市農村老家,把小名叫拴柱的小女兒留在當地,後來改名為於樹仁。1958年,父親曾從山東來信,信中說,父女二人回到山東後,生活安定,還落下了戶口。為讓一家人早日團圓,父親督促於樹仁盡快起程回山東老家。

  看了來信,於樹仁歸心似箭,恨不能馬上飛到山東的親人身邊。當時,於樹仁寄養在二姨家裡。為了早一點見到親人,於樹仁央求二姨送她回山東,二姨說:『現在生產隊不能給假,要回關裡老家,得等到秋後隊裡沒活兒了。』從此,於樹仁天天盼著秋天快些來臨,到那時,二姨就能帶自己坐火車回山東了。小姑娘從來沒見過火車,聽說那個大家伙專門吃煤炭,一天能吃好幾十噸,跑起來比刮大風還要快,於樹仁心裡就憧憬著自己坐火車的情形,常常半夜裡樂得笑出聲音。

  於樹仁做夢也沒想到,一場大雨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從此一家人天各一方,無法聯系。當時,二姨的家住在一條大河旁邊,當年夏季,大雨過後河水泛濫,衝垮了二姨家的房子,父親的來信也隨著大水被衝得無影無蹤。由於信封丟失,親人間從此失去聯系。

  在河邊已無法居住,二姨一家只好興安鎮搬到北極鄉,投奔姨父的親屬。與鄉親分別時,二姨千叮嚀萬囑咐,告訴鄉親們如果於樹仁的父親從山東來信,一定幫忙轉交給二姨。從此,不知是父親沒有來信,還是來信被鄉親們弄丟了,於樹仁始終沒有接到父親的來信。試圖通過回山東老家的老鄉多方打聽,也沒有聯絡到父親。後來,二姨讓於樹仁嫁了人,並隨著二姨夫家的姓氏,改名叫做於樹仁。

  近些年,隨著年齡增大,於樹仁越發思念親人,無奈尋親無門。如今喜從天降,老人歡喜萬分,老人終於獲得了親人的消息,夜不能寐,激動萬分。在派出所的安排下陳先生通過網絡視頻和於樹仁老人見了面。兩個月後,發現家庭貧困的於樹仁缺少路費,北極派出所民警捐款兩千多元,老人終於登上了回山東的火車,圓了50年的夢想。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