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作為黑龍江省實施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突破口,『第一硬仗』國企改革戰役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截至2008年底,全省國有企業改制面已超過98%。改制後,已形成國有、民營、外資等多種所有制形式並存的競爭局面。我省在推進大中型企業改革中,根據企業實際采取一企一議,多種形式操作的策略。
靠大聯強,共同發展。黑龍江石油化工、黑龍江化工、齊化工三戶地方最大石化企業整體劃轉加入了中國化工集團。齊齊哈爾二機床廠利用國家政策性破產政策卸掉債務包袱後,輕裝上陣,加入了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哈量集團在完成對德國凱獅的並購後,也加入了中國通用技術集團。重組後,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將推動齊二機床和哈量集團做強做大,力爭將兩戶企業打造為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裝備制造企業。北滿特鋼與遼寧特鋼跨省重組,組建了全國最大的特鋼集團東北特鋼集團有限公司。
轉讓國有股權,引入優強戰略投資方。樺林輪胎國有股權轉讓給世界500強新加坡佳通輪胎,開創了我國證券資本A股市場國有股權向外資轉讓的先河。
資源整合實現做強做大。雞西、鶴崗、雙鴨山、七臺河四大國有重點煤礦的煤炭主業資產整合,組建了黑龍江龍煤礦業集團。今年4月份,股改為龍煤股份公司,正在積極運作A股上市。具有特級建築施工資質的省建工集團、路橋集團進行重組整合,組建了省建設集團,成為省內建築業的龍頭企業。
增資擴股增強國有控制力。哈藥集團國有股權溢價引進香港中信資本、美國華平投資等投資者20.35億元資金,在保持控股地位的同時,引進了先進管理機制,籌措了科研發展資金,國有資本控制力大幅度提昇。
分拆改制分別搞活。哈爾濱燃氣化總公司采取上下游企業分塊重組,分別引進中煤能源集團和大慶油田中慶燃氣控股有限公司,並由哈爾濱市國資委保留1%在涉及公眾利益方面具有否決權的『金股』,創造了公益性國有企業改制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