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3日訊 近日,記者從交警部門了解到,目前哈爾濱市區共有信號燈450多處,大多采用單點定周期方式控制的信號燈,已經不能滿足哈市交通的要求。哈市交警部門目前完成112處交通信號由單點控制向區域協調控制的昇級。
中山路與六順街交叉路口是調節控制省政府區域交通流量的重要節點。交警部門設計了快出慢進的通行方式,即由省政府方向到達該路口的車流使其快速通過,同時將由中山路向六順街方向左轉的信號變為直行信號(左轉車輛可提前通過珠江路左轉),達到快速消散的目的;由該路口前往省政府的車流,相對緩慢進入,以達到緩解省政府區域交通壓力緊張的目的。目前李范伍花園環島交通信號采用的就是這項技術。
友誼路與公路大橋交叉路口為二環路及公路大橋交通樞紐,該路口信號燈原來只能按照已確定的配時通行,僅可保證早高峰時段的通行需求。交警部門根據此路口交通流特點,制訂了早高峰、平峰、晚高峰三個方案,並采用GPRS無線通信方式實現了與中心主機的連接,確保三個時段的通行需求。省政府崗也采用了這種三個時段不同配時的交通信號控制技術。
經緯五道街、經緯六道街、經緯七道街與經緯街交叉口及通江街與霞曼街燈控路口區域為三角形地帶,路口間距較小,這四個路口在每一個路口出現擁堵後,都會影響經緯街、通江街、高誼街、霞曼街整個區域的交通。交警部門充分利用智能信號的相位跟隨功能,創造性的將四個路口的交通信號合四為一,解決了這個區域交通擁堵的問題。河渠街與龍江街、龍江街與馬家街的信號控制,一曼街、大成街、郵政街圍成的三角地區的信號控制都采用了這種方式。
交警部門於近日選擇黃河路與嵩山路交叉路口進行交通控制方式實驗,在進口車道上安裝了地磁感應器,地磁感應器能夠測定路口的交通需求,達到按需分配通行時間的目的。
李范伍環島交通已處於過飽和狀態,環島信號與環島西側文昌街上的125中學人行過街信號不協調,導致環島經文昌街向和興路方向的車流受阻。交警部門提出將125中人行步道燈與李范伍環島信號協調控制的解決方案,達到路口信號與臨近人行過街信號的統一,既保證了行人過街安全,又最大限度的提高了通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