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訪談]希望工程星光行動 講述『星光』背後的故事
2010-01-02 12:20:55 來源:新華網  作者:印蕾 亓雪梅 李紅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三位嘉賓做客東北網,講述『星光』背後的故事。東北網記者 印蕾攝

  東北網1月2日訊 題:[訪談]希望工程星光行動 講述『星光』背後的故事

  記者 印蕾 亓雪梅 李紅陽

  讓城市流動花朵重拾自信,勇敢面對未來;讓80後、90後大學生擔當社會責任,學會感恩和珍惜。2009年12月底,由團省委、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主辦的『愛心匯聚星光閃亮—新公民計劃•希望工程星光行動』2009年度分享表彰盛會在哈爾濱工程大學舉行。

  三年來參與星光行動的優秀大學生志願者、農民工子女以及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代表自主策劃並表演了愛心分享盛會的全部節目,優秀團隊和個人受到了表彰。

  表彰會結束後,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劉靜、星光行動志願者代表周陳鵬、朱峰艷來到東北網演播室,和網友分享了『星光』的幕後故事。

  星光行動緣於反哺

  『新公民計劃•希望工程星光行動』是由省青基會組織希望工程受助大學生開展回饋社會的公益活動,它以自助為本、受助為勵、助人為樂為行動理念,以希望工程受助大學生為倡導主體,以改善農民工子女學習和成長環境為宗旨,通過為農民工子女免費輔導功課等為形式對其進行幫助,以改善農民工子女學習和成長環境,增強受助大學生的使命感。該活動自2007年3月實施以來,目前全省已先後有17支大學生團隊、2272人次參與其中,7522人次的中小學農民工子女直接受益,活動同時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和認同。

  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劉靜說,至2006年底時,省青基會已動員社會各界力量,資助家庭經濟貧困的大學生2000餘人。一些受助大學生在接受社會的幫助後,懷揣著感恩之心,向省青基會發出了強烈的反哺社會的心聲。而據教育部門的統計,目前,在哈爾濱城區內義務教育階段,有近1.5萬名隨父母進城讀書的流動兒童。2007年初,省青基會通過調查了解到,許多孩子來到省城都兩三年了,連中央大街都沒去過。多數孩子的父母打工很忙很累,基本無暇照顧孩子。這些『城市流動的花朵』更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幫助。

  基於此,省青基會經過廣泛的調查研究,遵循『授人以漁,助人自助』的社會工作理念,在大學生和農民工子女之間搭建一座互助的平臺,希望受助大學生作為希望工程的希望之星,盡自己所能發揮光熱,以實際行動反哺社會,提昇綜合能力,成長為有責任、有能力的人。

  2007年3月28日,星光行動正式啟動,黑龍江大學希望工程愛心社最先與哈爾濱市南崗小學結成對子。隨後,在省青基會和『愛心社』的倡議下,至2007年11月,先後有7支大學生團隊紛紛加入星光行動,與農民工子女開展活動。他們讓農民工子女走進大學校園,接受勵志教育;幫助建立個性化檔案,跟蹤農民工子女的成長;愛心捐贈款物,寒冬送溫暖;手工小制作等等,這些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如雨後春筍般相繼開展,為農民工子女帶去了歡樂,提昇了他們的自信。


   感恩行動匯聚愛心

  東北林業大學啟明星愛心社社長周陳鵬是參與『星光行動』時間最長的志願者,也是把團隊帶的最好的『領頭雁』。

  周陳鵬說,他與農民工子女結緣始於2007年暑期的社會實踐,農民工子女的生存現狀,他們的自卑、膽怯,他們對城市融入的渴望,使他總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後來,他的團隊參與了星光行動的項目征集大賽,並獲得了資金支持。

  現如今,他的團隊自辦的輔導學校裡有45個孩子,分別設有舞蹈、攝影、手工、樂器以及外語等科目的輔導班,利用大學教室、發揮團隊裡每位團員的特長為小同學們授課,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歡迎。

  『我們不想只是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更多的是想影響他們,熏陶他們,讓他們成長為一個有自信、有理想的人』。談起『辦學』理念周陳鵬如是說。

  周陳鵬說,在參與星光行動的過程中,他們不但幫助了孩子們,也收獲了孩子們帶給他們的感動,這種感動促使了志願者的成長,提高了素質,擔當了責任,服務了社會。

星光志願者代表周陳鵬。東北網記者 印蕾攝

  隨著星光行動的推進,2009年5月,省青基會特別聘請了省內知名社會工作系的高校教師成立『星光行動項目專家委員會』,對項目方案進行初審和復審,規范志願者的招募和選拔,對項目實施團隊進行督導和培訓,強化專業知識在服務活動中的應用。同時,與高校合作,促使16支社工專業的學生團隊加入到星光行動中來,使項目在對農民工子女基本生活技能、興趣小組、合作意識、家庭、環保等方面的服務更具有專業性的同時,還兼具了對農民工子女心理問題上的預防和矯正功能,增強了對受益對象的服務成效。

   黑龍江工程學院社會工作專業的朱峰艷就是以『專業』身份加入星光行動的。他們開展活動時便運用上了心理疏導等專業方法。朱峰艷說,『其實每個人都有潛能,我們主要的工作就是通過運用一些方式幫助他們挖掘出他自己的潛能。比如我們有一個以「優勢視角」為理論支橕的項目,就是讓這些小朋友通過參與活動,幫助他們在活動中充分感受到自身的優勢,讓他們覺得做這件事很快樂,原來我也可以做得很好!』

星光志願者代表朱峰艷。東北網記者 印蕾攝


   未來叫響『星光』品牌

  談及『星光行動』的長遠發展,劉靜告訴大家,首先是在將活動在既有規模上進行有質有量的提昇。現在的受益小學生數量還是有限的,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高校大學生參與進來,也就是星光志願者不只限於希望工程受助大學生,更多人的加入,纔能幫助更多的農民工子女受益。第二點就是在管理模式上,也要力爭更加規范、有效。特別是省青基會正在考慮建立長效機制,通過加強和高校的合作,使『星光行動』能成為高校大學生學習實踐的平臺。同時,星光行動的成效能夠更加專業化,如社工專業學生的加入,就能使活動更有針對性。最後就是希望小小『星光』的帶動,能夠推動志願者精神常態化。通過這樣一中愛心傳遞的活動,培養大學生的責任意識。

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劉靜。東北網記者 印蕾攝

  『「星光」不是即興表演,而是有准備、有發展的公益行動品牌。』劉靜認真地說。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