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6日訊 七臺河市第四中學在學習實踐活動中,緊緊圍繞『踐行科學發展觀,辦人民滿意學校』這一主題,以『和諧教育牽手工程』為重點,深入開展了『百名教師走千家』活動,切實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系,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堅持把准脈搏,突出活動的針對性。針對當前學校、家庭和社會溝通渠道不夠暢通,教師對學生的思想狀況、家庭情況、成長經歷、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等知之甚少,學生一旦發生問題,家長到校訪問多,教師主動到學生家中訪問少,教育工作往往處於被動狀態,學校中單親、早戀、偏科、上網成癮等『問題孩子』較多的實際情況,經多方征求意見,在全校范圍內深入開展了『百名教師走千家』活動,重點對單親、留守學生、下崗子女和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家訪。要求家訪時堅持『四個多一點』的原則,即反映學生優點多一點、反映學生取得的成績進步多一點、與家長溝通合作多一點、對學習困難學生正面鼓勵幫助多一點。活動開展以來,進一步暢通了學校與家庭、社會溝通的渠道,讓學生感受到了來自學校、教師真誠的關愛,贏得了廣大家長的支持和配合。
二是注重全員參與,突出活動的實效性。先後召開兩次大會進行動員部署,號召全校教職員工積極行動起來,本著對學生終身發展負責的精神和解決學生實際困難的態度,統籌兼顧,克服困難,利用放學後和節假日,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家訪。家訪前,由班主任負責提供學生家庭住址、聯系電話,按住址屬地劃分小組,並根據家長的實際工作情況合理安排走訪時間。學校領導班子成員率先垂范,帶頭深入學生家中走訪,各學年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師放棄休息時間,深入所聯系的學生家中,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和在家的表現,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觀,交流教育方法,並廣泛聽取家長對學校辦學、班級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學校要求教師的每一次家訪都要詳實填寫記錄表,特別是家長提出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要及時反饋到學校,進行集中討論,確保活動取得實效。活動開展以來,全校113名教師累計家訪1023人次,征求到家長的意見建議500多條,為有困難的學生解決實際問題200多個。
三是健全工作機制,突出活動的長效性。為使『百名教師走千家』活動長期持久地開展下去,真正成為連接學校和學生家庭的橋梁和紐帶,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規章制定,確保此項活動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軌道。建立教師回訪制度,對接受家訪的孩子進行不定期回訪,進一步探詢家訪效果,總結家訪經驗,分析通過家訪獲得的帶有普遍性的信息,及時向學校反饋,鞏固工作成果。建立考核評價制度,對教師的家訪工作進行認真考核,將家訪情況列為每一位教師學期結束和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優、晉級的重要依據,同時,學校黨總支還把這一活動的開展情況作為考核校內評選文明科室、先進黨支部、先進團支部、先進教工之家的重要內容。建立表彰獎勵制度,通過校內公示欄、宣傳欄、板報等宣傳媒介,對活動中湧現出的先進教師典型和優秀事跡,大張旗鼓地宣傳表彰,並給予適當的物資獎勵,進一步增強廣大教師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師服務意識,促進師德師風建設,塑造和展示良好的教師形象、學校形象和教育形象。活動開展以來,校黨總支先後總結表彰了活動中表現較為突出的3名優秀教師,促進了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