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7日,刊發了《五問哈市供熱辦》一文,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也引起了哈爾濱市供熱辦負責人的高度重視。哈爾濱市供熱辦主任張國棟感謝本報對供熱問題的監督報道,並對市民提出的五大問題一一作出解釋,同時對當前供暖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他表示,將加大解決和回訪力度等措施解決供暖期間出現的問題。同時,加快建立供熱企業(單位)准入、退出制度。
【回應一:】
可用取消登記資格等監管熱企
但目前未用此措施處罰熱企
張國棟:嚴格來講,供熱辦實際上是一個協調機構,而非政府組成部門。供熱辦對於供熱企業(單位)只是行使監管職能,由於不管人、財、物,對供熱企業的監管力度的確不足。目前,哈市共有1000餘家供熱企業(單位),而在哈市供熱辦進行登記的供熱企業不到260家,都是供熱面積較大的企業,其餘都有自己的上級單位,供熱辦對其約束力微乎其微,僅限於行業指導和督促。
對於已登記的供熱企業,哈市供熱辦可按照《黑龍江省城市供熱條例》、登記備案管理以及收取供熱保證金制度進行監管。這些措施對登記的供熱企業還是有一定約束力的,比如供熱企業出現嚴重的供熱質量問題,供熱辦可以給企業降低信用級別,從而提高需交納的供熱保證金金額,這就會使企業增加風險抵押的成本。此外,還可取消供熱企業的登記資格,這樣企業就無法領取稅務發票,直接影響到收繳熱費,這就等同於讓該企業退出供熱市場。不過,目前還未有供熱企業受到這樣的處罰。
【回應二:】
確有態度冷漠、推托搪塞現象
情節惡劣的將限制企業登記
張國棟:確實有部分供熱企業工作人員在服務中態度冷漠,對住戶投訴推托、搪塞。對於供熱企業工作人員服務態度不好,還沒有具體的處理規定,各企業可按照內部人員管理的規章制度進行處罰。但如果情節惡劣,涉及熱用戶較多,哈市供熱辦可考慮對被投訴的企業進行限制企業登記,降低信用級別。
室溫不熱可向供暖企業反映外,也可撥打12319、12315,及向市區兩級供熱辦投訴。
【回應三:】
保證金用於退熱費
並規范熱企行為
張國棟:哈市向供熱企業收取供熱保證金,一旦發生棄管、延期供熱或提前停熱的情況,可以用這筆資金退給市民,但這不是收取保證金的初衷,其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規范供熱企業的經營行為。
【回應四:】
保證金收了1000多萬 但尚未用於居民退費
張國棟:從2008年實行供熱保證金制度以來,哈市已收取了1000多萬元的供熱保證金,並由各區供熱辦進行管理。當市民室溫不達標時,由第三方進行測溫,如果一個供暖期內,連續出現室溫不達標的情況,市民可向供熱辦提交由第三方進行測溫的結果,並要求退賠全額熱費。退費的標准按照日前省人大出臺的《關於〈黑龍江省城市供熱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二款的解釋(草案)》中的標准執行。但目前,還沒有保證金用於退費的案例。
【回應五:】
運行時間不足等原因導致目前冷屋子多
張國棟:目前供熱不好,供熱企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四方面:一是運行管理有漏洞,包括運行時間不足、出水溫度不夠、煤質不好和熱水流失嚴重;二是設備老化不維修導致連續供熱能力下降,老管網改造不及時導致保溫效果差,熱流失嚴重,住戶沒能用上足夠的熱;三是資金投入不足,設備更新維護的能力差;四是哈市還有3000臺鍋爐,絕大部分是低溫水鍋爐,供暖效果肯定不好,涉及到的多為老式住宅,供暖投訴也主要集中在這些住戶。
除了供熱企業的責任外,室溫不達標與用戶自身也有一定關系。現在的房屋結構與以往不同,比如塑鋼窗封閉不嚴,保溫效果不好,導致熱流失。其次,私改管線、加暖氣片的問題比較普遍,導致供熱量增加,超出設備的額定負荷,由此難以達到理想的供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