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市上下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以農區工業化示范區和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為牽動,以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為目標,狠抓項目開發建設為重點的大事大項推進落實,有效化解金融危機影響,著力實施各項民生工程,在前所未有挑戰面前,克服了諸多困難壓力,千方百計保增長保提速,使經濟社會發展呈現了企穩向好、加速快行的良好態勢。
2009數字亮點
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實現610億元,增長14%,高於全省3個百分點。
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39.4億元,增長15%,一般預算收入實現19.3億元,增長21.8%,高於全省15.9個百分點。
市本級財政總收入實現13.5億元,增長13.3 %,一般預算收入實現2.86億元,增長14.1%,創歷史新高。
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5億元,增長69%,高於全省34個百分點,為1996年以來最大增幅。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20億元,增長18.4%,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8133元和4371元,分別增長14.4%和16.1%,高於全省3.9個和2.3個百分點。
全市新上續建3000萬元以上項目202個,比上年增加32個,億元以上項目76個佔總數38%,5億元以上項目4個;項目總投資達到232.3億元,增長41.7%,完成122.5億元,佔城鎮固定資產總投資52.1%。
市本級開發區新上續建項目17個,其中億元以上8個,目前累計入駐企業74戶,寶利光伏多晶硅、新安化學工業硅列入全省新材料產業建設重點項目。
哈大齊工業走廊肇東和安達開發區新引進項目18個,目前累計入駐企業70戶,有力拉動了兩市發展,肇東市繼續位居全省十強縣之首,在全國百強縣中排名89位,上昇10位;安達市在全省十強縣中位居第5位,繼續穩居全國中小城市『四個百強『行列。 全市項目建設有力拉動了工業經濟提速,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加值和利稅分別實現213億元、63億元和31億元,分別增長18.9%、21%和30%,超額完成年度計劃。
全市全面推進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重點工程建設,深入實施『三百工程』、『慶北綏』水田高產攻關、『肇蘭青』玉米噸田、『海綏北』大豆高產田等重點項目,連續六年喜獲豐收,糧食產量連續四年上臺階,達到223.9億斤,繼續保持全省1/4比重。
全市產業化龍頭組織發展到484家,實施訂單生產面積949萬畝,糧豆薯加工轉化700萬噸以上。全市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4910個,輻射35萬戶。
全市綠色食品種植1500萬畝,A級綠色食品基地認證1080萬畝,注冊寒地黑土證明商標8大系列155個品種,『寒地黑土』、『蘭西亞麻』、『慶安大米』三大品牌躋身2009年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百強,價值評估分別達到115億元、80億元和34億元。
全市新建續建農業基礎項目39個,爭取國家和省投資金33億元,新打旱田抗旱水源井和水田補水井3772眼,旱灌和坐水點灌能力分別達到450萬畝和1000萬畝,購置大型拖拉機3219臺(套),農機作業合作社發展到242個,人工造林41.8萬畝,佔全省15%,居全省首位,積造農肥1350萬立方米,實施測土配方平衡施肥1250萬畝。
全市畜牧科技示范園區達到15個,畜牧業產值和增加值分別達到160億元和80億元,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全市轉移農村勞動力108萬人,實現勞務收入60億元。
全市完成通鄉通村公路3357公裡,硬化街路巷道4623公裡,試點村屯『四旁』綠化率達到98.3%,111個村屯接入自來水,解決了17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全市新建專業物流公司30多家,組建了全省第一家區域性糧食集團。
全市『家電汽車下鄉』和『汽車以舊換新』工程銷售額近5億元,兌現補貼5000多萬元。『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改造提昇縣級配送中心10個,新建和改造農家店600家。
全市實際利用外資3774萬美元,增長4.3%。
全市組織參加哈洽會、西洽會、東盟博覽會、高交會等大型經貿展會,簽訂合作協議149項,簽約85億元。
全市發展小額貸款公司10戶。全市14個中小企業創業基地累計入駐企業1064戶。
全市AA級景區發展到9處,農家樂旅游點發展到60多家,旅游收入實現5.6億元,增長17%。
全市累計完成城市基礎設施投資10億元以上,城市道路、城鄉社區、供排水、綠化亮化、公園廣場、文化體育等重點工程建設全面推進。
全市房地產開發和棚戶區改造413萬平方米,市本級房地產開發41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75萬平方米;全市廉租住房保障3.8萬戶,市本級6994戶。
全市土地經營收入9.3億元,增長21.8 %,市本級4.6億元,增長12.2%。
市區投資3000多萬元完成主次乾路和巷路改造33條14.2公裡,完成排水9712延長米,『十百千』全民創綠活動新增綠化面積30多萬平方米。
全市集中供熱面積達1321萬平方米,市區中盟熱電供熱面積達到600多萬平方米。
全市村鎮建設投資42.8億元,增加26.8億元,完成泥草房改造5.4萬戶462萬平方米,佔總量的21%。
全市城鎮新增就業5.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2%,開發公益性崗位5498個,發放小額擔保貸款4400萬元。
全市為12萬名離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11.6億元。2.8萬名『五七工』、『家屬工』納入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92.9萬人;城鄉低保對象46.6萬人,發放社會救助資金6.7億元,『雙低』人群醫療救助8.2萬人,救助資金780萬元,為農村受災群眾發放生活補助5000多萬元,新建縣級中心敬老院6處,全市已達21處。
全市投資兩億多元用於社區建設,全市161個社區辦公用房全部解決。
全市標准化學校建設超計劃50%;實施省以上科技計劃項目60項,『萬人千企』行動促成42家企業與38家省內外大專院校、科研院所成功對接。
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以村為單位達到100%,參合率達到93.8%。
全市人口自然增長率和出生率分別下降到3.26?和6.07? 。
全市第一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群眾測評滿意率達99.84%。全市實行了流動黨員『四個雙向』管理模式。
全市全面推廣了理論武裝『3+1』模式,有聲有色地開展了『五型』機關建設活動。
全市積極推進廉政文化『一縣一品』工程,大力實施『四廉工程』,全面推行農村『三資』代理服務制。
2010形勢與總體要求
2010年,全市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繼續抓好項目開發建設為重點的大事大項推進落實,加快農區工業化示范區和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大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努力改善民計民生,在經濟社會跨越發展上邁出更大步伐。
主要發展指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以上;全口徑財政收入增長11%以上,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1%以上;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5%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5%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以上;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8%和6%以上。
糧食
關鍵詞生產水平
圍繞240億斤以上的糧食產能規劃目標,建設好『三百工程』、『慶北綏』水田高產、『肇蘭青』玉米噸田、『海綏北』大豆高產園區,總面積要達到800萬畝以上;大力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適用技術,農業標准化率和種植業優良品種率分別提高到91%和92%以上
農業
關鍵詞基礎建設
重點抓好農業水利工程建設,搞好水源設施建設工程、控制性水利工程和節水配套改造工程,推進閣山水庫、永安渠首以及呼蘭河水系綜合治理開發等項目,新增抗旱大井2000眼;繼續抓好農機工程,積極組建大型農機合作社,擴大農機作業規模,農機總動力達到300萬馬力,農業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83%;抓好生態工程建設,繼續搞好植樹造林、草原改良和鹽鹼地治理,完成好平原綠化和城鎮村莊綠化任務;繼續實施『沃土工程』和黑土區保護工程,推廣深松整地和秸稈根茬還田、過腹還田,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到1300萬畝以上,新增黑土區重點治理面積30萬畝。
農民增收
關鍵詞渠道
探索建立農民持續穩定增收長效機制,實現多元化、多渠道增收。通過發展優質特色高效種植業促進增收,特色經濟作物發展到220萬畝,一村一品發展到200個;通過提昇畜牧規模化養殖促進增收,深入實施150萬噸鮮奶和1300萬頭生豬工程,加大畜牧專業養殖小區、科技示范養殖小區和專業大戶建設力度,畜牧業增加值要實現90億元以上;通過擴大勞務輸出促進增收,積極實施『陽光工程』,推動農村人口向城市和中心集鎮轉移,鼓勵自由擇業和自主創業,專業性、技能型輸出比重要有大幅度增加;通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促進增收,力爭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5000個,並在土地有序流轉上做出有益探索。
寒地黑土
關鍵詞品牌
不斷加大宣傳推介力度,進一步增強市場開拓力,擴大影響力,全方位、立體化地樹立起綏化寒地黑土特色農業物產之鄉的美譽和形象。要按照優質安全標准抓好產業基地建設,綠色食品種植面積要穩定在1500萬畝以上,擴大有機食品種植面積;建立寒地黑土產品的生產標准體系,對不符合標准的產品禁用寒地黑土證明商標;抓好市場開發,提高市場佔有率;抓好寒地黑土資本運營,引進外來資金,融聚民間資本,盤活現有資產,增強寒地黑土會員企業實力,努力推動集團化發展。
新農村
關鍵詞加快進程
高標准推進新農村建設,通鄉通村公路建設繼續保持全省領先水平,農村自來水入戶率提高10%以上,新增日光節能溫室5萬平方米、太陽能畜捨10萬平方米,探索建設沼氣站等集中供氣模式和秸稈汽化、固化等新型能源模式,『三清、四改、五化』和『四旁綠化』要向規范化標准化推進,積極實施泥草房改造工程,全面提昇農村住房磚瓦化率,大力推廣慶安生態村屯和北林北星村改屯並村做法,促進村屯建設提檔昇級,大力提高農民素質和文明程度。
產業
關鍵詞促進昇級
按照業已規劃的十大產業集群,逐個產業研究謀劃,力求做出20個以上100多億、50億和30億左右的重量級大項目。對玉米、乳品、生豬、亞麻、大豆等已形成較長加工鏈條的產業,要重點依靠中糧、貝因美、雙匯、朝陽、陽達等現有龍頭企業的拉動,抓好谷氨酸、總溶劑、低溫肉、大豆濃縮蛋白、亞麻布印染等項目建設,不斷研發新產品,做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對水稻、鵝禽、甜菜等具備一定基礎的產業,要重點依靠鑫利達米業、天農鵝業、成達和光達肉雞、南華糖業等企業的拉動,抓好米糠油、稻草紙漿、鵝禽肉制品深加工和甜菜糖加工擴建等項目,進一步擴大總量,拉長鏈條,提昇層次;對果蔬、木材等初具雛形的產業,要重點抓好漿果加工、地板加工等項目引進開發,擴大群體效應,形成集中優勢,在出口創匯上實現突破。
大項目
關鍵詞科技含量
突出抓好綏化經濟開發區白象方便面和信德石頭造紙、北林區大眾肉聯擴產、肇東市寶迪和成達二期、安達市貝因美三期、海倫市藍莓產加銷綜合開發、蘭西縣華德科技工業園、慶安縣陽達大豆二期、綏棱縣萬噸冷庫、望奎縣雙匯北大荒低溫熟食、明水縣磷霉素鈉擴建、青岡縣賽美葵花項目。要抓住硅基材料園項目列入省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的機遇,積極爭取各項扶持政策做大做強。要注重提高項目環保指數,加強新建項目環評管理,搞好現有企業污染治理。要注重項目的綜合效益指數,多上財源型、就業型項目,多上具有較強產業拉動力的項目,多上科技含量較高的項目。
園區建設
關鍵詞集聚效應
注重抓好項目儲備和項目前期工作,圍繞中央和省裡政策性資金投向和重點項目安排導向來爭取一批項目,圍繞國內外知名大企業大集團引進一批項目,圍繞民生基本需求運作一批項目。加快產業集聚區、物流園區以及中小企業創業園區的建設步伐,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實現共贏,推動重大項目向園區集中,不斷提昇哈大齊工業走廊等重點園區的集聚功能和輻射效應。發揮毗鄰哈爾濱、大慶的地緣優勢,實施一批技改項目和科技創新工程,支持大中企業建立技術研發中心,依托省內外科研院所加強產學研聯合和技術攻關,努力開發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新產品。
項目洽談
關鍵詞跟緊盯住
堅持『洽談項目抓簽約、簽約項目抓落地、落地項目抓開工、開工項目抓投產、投產項目抓達標』,確保項目早落地、早建成、早見效。今年項目落地率、建成率、達產率要高於上年。從項目洽談到投產達效,要步步為營,跟緊盯住,決不能因工作不力導致項目中途擱淺,對那些乾乾停停、生產萎靡的項目,要研究轉項轉產措施。對列入大事大項重點推進的項目,要一個一個地精心研究,切實做到『五個一』推進,年初立標年終兌標,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用項目建設成果考量政績、衡量業績。
對外開放
關鍵詞擴大
著眼於引進戰略投資者招大商,突出定向定位招商、產業鏈招商和以商招商,打造多元招商平臺。創新招商引資機制和辦法,積極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形成外商投資新熱點。優化對外貿易方式,大力培育自主外貿企業,壯大外貿出口群體,組織引導企業參與國內外展銷會,促進企業與跨國公司合作,拓展國際市場。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提昇出口產品質量,支持企業開展各類認證,提昇自主品牌商品、高新技術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比重,努力開拓俄、日、韓等國際市場。全市要新增外商投資項目10個以上,實際利用外資額要實現3800萬美元以上,出口貿易額要增加10%以上,有進出口實績企業要發展到40家以上。
非公有制經濟
關鍵詞支持
積極支持一批非公有制企業成長壯大,推動非公有制企業向新興產業、農產品精深加工業、配套型地方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重點產業進軍,著力打造大型民營企業集團。落實好省裡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積極搭建投融資支持平臺,支持發展小額貸款公司以及村鎮銀行、拍賣典當行、資產評估、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中介服務機構,拓寬為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企業服務領域。積極推動全民創業,搞好創業培訓、融資協調和創業指導,發動城鄉居民創家業,支持經濟能人創企業,扶持各類企業創新業,鼓勵企業家和個體工商戶創大業,誠招外來企業投資創實業。全市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要增長16%以上,佔GDP的比重達到49%,非公有制經濟稅金要增長12%以上,佔全市全口徑財政收入比重達到49%以上。
商貿流通業
關鍵詞消費
貫徹落實好國家和省擴內需促消費政策,紮實推進『家電下鄉』、『汽車下鄉』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完善城鄉流通網絡,抓好農資、糧食、小商品、物流等專業市場建設,提昇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
旅游業
關鍵詞打造特色
大力發展鄉村游、田園游、懷舊游、民俗游、生態游、觀光游等寒地黑土特色游,打造具有綏化特色的旅游線路。
財源建設
關鍵詞推進
繼續鞏固擴大骨乾行業和重點企業的創稅能力,積極支持新興創稅產業的快速發展,探索鄉鎮經濟發展的新路子,大力培植新興財源,不斷調整稅源結構,強化財稅征管,狠抓增收節支,壯大財政實力。
就業再就業
關鍵詞政策
落實好就業再就業各項政策,搞好各項就業援助活動,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5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
社會保障
關鍵詞完善
努力擴大養老、醫療、工傷保險覆蓋面,全市三險參保人數要分別達到25萬人、100萬人和12.5萬人。繼續圍繞應保盡保、應保即保目標,做好城鄉低保工作,全面提高補貼標准。高標准高質量做好救災救濟和扶貧解困工作,啟動第五批140個貧困村開發式扶貧整體推進計劃。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等要抓好困難職工幫扶、青年創業致富、農村『萬名貧困婦女解困』、新一輪『千會帶萬戶』等群團特色解困工程。
城鄉道路
關鍵詞暢通
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抓好以城鎮道路、排水、路燈、綠化為重點的配套建設。大力推進伊綏和綏北高速公路建設,投資5億元,建設農村公路1500公裡以上。
住房改造
關鍵詞大力推進
大力推進住宅開發和棚戶區改造,新建住宅300萬平方米以上,其中完成棚戶區改造170萬平方米以上,市本級完成80萬平方米以上。農村泥草房改造要達到320萬平方米以上。
市本級城區綠化美化
關鍵詞覆蓋率
抓好街路常規綠化和以新建小區為重點的庭院綠化工程建設。重點抓好中直路、新興路、分區路等重點街路的綠化美化,繼續抓好康莊路和興綏路綠色生態景觀軸線建設,城區綠化覆蓋率要達到32%,人均公共綠地面積要達到6.1平方米。
三供兩治
關鍵詞提速
抓好城區供熱管理與服務,確保市民屋子暖。做好城區水廠和供水管網改造工程的立項工作,爭取國家和省裡更多資金支持。如期開工市本級天然氣項目,完成首批入戶計劃。加快城市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建設,力爭10個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使用。
社會事業
關鍵詞發展
抓好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和實施,深化科技特派員制度,扶持發展產學研合作實體,拓寬科技創新領域。繼續搞好標准化學校建設,認真落實好校捨加固改造規劃,切實抓好基礎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抓好基層文體陣地建設,組織好系列文化體育品牌活動,鼓勵發展新興文化產業。啟動基層醫療機構藥品零差率試點和基本藥物制度改革,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切實加強對甲流等傳染病的防控管理,確保不出現大的疫情。繼續抓好穩定低生育水平工作,加快推動流動人口信息化管理和計生免費服務的全面覆蓋。搞好高清數字電視開通轉換,實現數字電視市縣城區整體平移。
平安
關鍵詞保障
以『治惡治亂』為重點,嚴厲打擊黑惡勢力犯罪、嚴重危害群眾生命安全的暴力犯罪、群眾反映強烈的多發性侵財犯罪,全面落實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切實搞好社會管理創新,抓好社會矛盾排查化解,建立完善黨政領導信訪工作責任體系和評價體系,進一步強化『三級平臺』建設,嚴格控制群體訪和越級訪。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搞好食品藥品監管,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黨的建設
關鍵詞加強
按照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和省委十屆九次全會《意見》精神,市委頒布了《實施意見》,各地各部門要結合實際,明確任務,明晰要求,細化責任,抓好落實,不斷把各級黨組織建設成為推動跨越發展的中堅力量,確保黨中央和省委、市委關於加強黨的建設要求落到實處。
科學發展觀
關鍵詞深入
根據『五個更加注重『的總體要求,突出重點,體現特點,因地制宜開展活動。切實抓好整改落實,建立問題整改臺賬,逐項逐條進行整改,努力兌現對群眾的承諾。要總結好學習實踐經驗,健全完善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長效機制,推動學習實踐向深度和廣度拓展,保證學習實踐活動成為群眾滿意工程。
領導班子
關鍵詞提昇能力
領導班子建設要以增強領導科學發展能力為重點,堅持德纔兼備以德為先標准,研究制定乾部『德』的評價辦法;完善乾部提名選任制度和實績考核辦法,試行乾部業績寫實制度。
基層黨建
關鍵詞上水平
基層黨組織建設要以帶頭人隊伍建設為重點,抓好基層黨組織書記選拔配備、目標考核、職務上掛、養老保險、全員輪訓等制度落實,深化和創新『五個好』鄉村黨組織、『五民型』社區黨組織、『五型』機關黨組織創建活動,推進基層黨建工作上水平。
人纔隊伍
關鍵詞 完善
人纔隊伍建設要研究制定全市人纔資源共享的措施和政策辦法,完善人纔培訓、吸引、使用、評價、激勵機制。
宣傳文化
關鍵詞 凝心聚力
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重點,深入實施、全面推廣理論武裝『3+1』工作模式及示范點建設工作,不斷強化對各級黨員乾部和群眾的思想理論教育。抓好撤地設市10周年成果系列宣傳活動,進一步弘揚新綏化精神,激勵斗志、振奮精神、凝心聚力、加快發展。
精神文明
關鍵詞 建設
以創建『三優』文明城市為目標,按照『六城同創』活動『推進提昇之年』、『創新突破之年』的要求,全面提高市民文明程度。抓好文藝精品創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紮實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反腐倡廉
關鍵詞 強化
深入推進『政令保暢『工程,健全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的檢查監督機制,開展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和『小金庫』專項治理,積極推進黨務公開,認真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深入抓好以『講黨性、樹新風、優環境、促發展』為主題的作風建設,以『四進農家』、『四進社區』活動為載體,辦好順民意、解民難、惠民生的實事。落實好領導乾部任前廉政教育『四個一』制度,完善廉政文化『一縣一品』創建載體。深入實施『四廉工程『,推進農村『三資『代理服務制,更好發揮派駐中心鄉鎮紀工委作用,推進城市社區紀檢組織建設。
民主政治建設
關鍵詞 抓好
認真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不斷提高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水平。加強和改善黨對人大、政協工作的領導,切實保障人大依法監督、政協民主監督,進一步發揮好人大政協作用。充分調動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人民團體的積極性創造力,切實做好老乾部、民族宗教等工作,充分發揮老促會、關工委、工藝美術協會、老科協等組織的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推進我市『兩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