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9日訊 18日哈爾濱市下了場小雪,家住南崗區的77歲老漢崔玉成收拾好掃帚、推雪板和鑿子,准備第二天一早坐頭班車去給道外區的盲人苗振海掃雪。他與苗振海無親無故,可是每次雪後的清晨,崔大爺一准兒會出現在苗振海家的門前,掄起掃帚乾上40分鍾,掃完就走,連門都不進,熱水也不喝一口。這件事,他已經堅持了8年。
崔大爺是曲線街道辦事處農行社區的居民。退休後,熱心的他參加了街道辦事處的『黨員義務崗』公益活動,每天都在哈站附近的公交站臺上為行人義務換零錢、指路和疏導交通。2003年10月的一天,他正在站臺上為大家服務時,看到一對盲人夫婦相互攙扶著從107路公交車上下來,便主動上前照應。交談中,崔大爺得知男的叫苗振海,要去紅軍街辦事。他一直陪著苗振海夫婦,為他們領路,直到把他們送上了回家的公交車。分手時,崔玉成把自己的電話號碼留給苗振海,讓他有需要時聯系自己。
一個星期過去了,崔大爺沒接到苗振海的電話就想去苗振海家看看。可他只知道苗的姓名,不知道其具體家庭地址。崔玉成記得苗振海說過所住街路名字裡帶個『化』字,就在道外區找帶『化』字的街路,挨家打聽,整整找了兩天,終於在禮化街上找到了苗振海家。苗家住在居民樓的一樓,每天早上,苗振海都到附近的商場賣報紙,掙些收入。看苗振海兩口子生活得不容易,崔大爺想幫他們乾點什麼,但發現自己根本插不上手———苗家兩口子都是盲人,東西都有固定的位置,生活也有自己的方式,一點兒都不能變。
回家後,崔大爺還是琢磨著幫苗振海做點什麼。不久下雪了,他猛地想起,雪大路滑,苗振海早上出門賣報滑倒了可怎麼辦。於是,第二天清晨,他扛著掃帚登上了107路的頭班車,去給苗振海掃雪。聽到掃雪的聲音,苗振海夫婦馬上起床收拾、燒開水,讓崔大爺進屋歇會兒。可崔大爺從不進門,他說:『你們該乾啥就乾啥,我掃完就走,沒事!』
崔大爺告訴記者,苗振海賣報紙,出門不能太晚,所以每次雪後的第二天清晨,他都趕頭班車去掃雪,6時30分左右,苗振海家單元門前基本被清理乾淨。別人清門前雪都是清出一條小路,可崔大爺每次都要清乾淨六七十平方米的面積,他覺得小路太窄,盲人夫婦攙扶著走會不方便。路面上的薄冰、壓實的雪塊都被他用鑿子鑿得乾乾淨淨。乾完了,他還要用腳試試,確保路面一點兒不滑纔算合格。7時左右,他再坐車回黨員義務崗。別人是雪停即掃,他是下雪就掃,連下幾天就連掃幾天,『以雪為令』,他堅持了8個冬天。
這個冬天,哈爾濱市接連降雪,進入元月,崔大爺已經掃了6次雪。他說:『我掃雪不為別的,就是想讓他們知道,有人在關心他們……』
每當清晨聽到窗外熟悉的掃雪聲,苗振海夫婦都心頭熱熱的,老苗說:『這8年,多虧崔大哥幫忙,不管下多大的雪,我倆在門前沒有摔過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