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4日訊 黑河經濟連續幾年保持高速運行。2009年,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37.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0%,增幅均居全省首位。
2003年之前,黑河經濟綜合指標在全省倒數第一;經過三年調整,經濟運行進入快速發展期,每年都以13%速度增長,進入了中間方陣;近兩年,黑河經濟跨躍式發展,增幅達到15%左右,進入全省經濟運行第一方陣。
談到經濟運行進入高速增長期,黑河市委書記郝會龍說,關鍵得益於轉變思路。在對外經貿上,黑河市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和口岸優勢,把『過頂經濟』變為『落地經濟』,進一步加大平臺建設,把互市貿易區擴大到黑河市區;利用俄電優勢,大力發展新興原材料工業園區;大力發展會展經濟、旅行經濟、度假經濟和試車經濟等四型經濟。
對外貿易一年一個大臺階,2005~2007年外貿進出口總值三年翻三番,近五年共增長25.6倍。2009年,盡管受金融危機和政策調整等諸多因素影響,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仍然達到18.9億美元。建設了五秀山、二公河、愛輝區3個俄電加工區和北安、遜克等4個對俄出口加工基地。
在旅游方面,全面提昇吃、住、游、娛、購整體功能,啟動建設中俄民族風情園、宏福溫都水鄉、SPA城、風景區接待中心等一批國際一流的康體養生、休閑娛樂、商務洽談等旅游接待服務場所,旅游環境逐步改善。近5年接待游客723萬人,旅游總收入85.1億元,五大連池景區年接待人數突破百萬人。
抓項目建設,大力發展工業。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黑河確立了能源、礦產、原材料、化工、旅游、外經貿、農林產品加工等七大支柱產業,目前已見雛形。努力推動從單一產業向多產業融合轉變、從產品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從低附加值產品向高附加值產品轉變,謀劃和推進了一批產業項目和生產加工型項目。五年來,建成了完達山乳業、恆基水泥、關鳥河水泥、盛泰硅業等一批大項目,開工建設了大多寶山銅礦、龍江大化工、翠宏山鐵礦、合盛多晶硅、40萬噸礦泉水開發等一批項目,有力地支橕黑河提速發展,發展後勁明顯增強。
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發展的『牛鼻子』,實施重大項目攻堅行動。連續三年組織『看項目建設、促科學發展』活動,實現黑河項目建設史上罕見的『加速起跑』、『彎道超越』。5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62億元,超億元以上項目25個。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20億元,新建超億元以上項目61個。2009年,大項目建設逆勢上揚,全市重點推進項目51項,完成投資60.6億元,同比增長72.6%,絕對值和增幅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全市規劃建設工業園區14個,省級工業園區達到5個,現入區企業50餘戶。五秀山俄電加工區已形成工業硅產能14.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