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委員劉曉東。東北網記者 顧碩攝 |
東北網1月26日訊 (記者 顧碩) 在分組討論黑龍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時,省政協委員劉曉東建議,應著力打造產大規模產業集中發展園區。
產業聚集發展現狀
目前,我省工業發展的現狀並不盡如人意。由於歷史原因,我省的工業發展沒有形成過一個統一的產業集群式的大型工業園區,現有的工業帶分布都是以自發形成為主,各自為戰,橫向的有機聯系不夠,地理位置分布散亂。
在歷次城市建設的過程中,由於缺乏統一規劃和建設的思路,沒有形成一個以政府強有力的手段所建立起來的大規模產業集中區域,也就沒有形成工業發展具有規模效應和聚集效應。現有產業分布的散亂導致,公共服務資源的分布的不均衡,形成了政府公共資源分配的浪費,效率低下,不利於黑龍江省吸引國際國內的資金。
委員建議
首先,應當由政府牽頭,進行選址和統一規劃發展。
其次,完備的基礎設施。在集中區域內部建設完備的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提高政府資金和公共資源的分配效率,減少投入。
第三、便利的交通。建議政府在規劃地鐵交通建設時,建設工業新區線,並配套以多路公交線路,達成便利的交通中轉環境。
第四、重視各種功能區域的建設。這包括足不出區就可以實現所有審批手續的園區政府行政服務中心;完備內陸港功能建設,實現通關通檢;物流配套區域建設,建立方便快捷的強大物流轉運能力;電子商務平臺、信息交流中心等市場高新技術的應用平臺;生活服務區域,規劃建設酒店、餐飲、會展、洗浴、超市等各種為項目落戶所應有的生活設施配套。
第五、按照產品有規劃的劃分產業聯集群區域。例如裝備制造業集群;農業產業化集群;醫藥產業集群;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石化產業集群等等。
第六、留有一定科研教育用地,形成產學研一體化。充分利用哈工大等一批省內高校的科技研發作用,形成高科技的產業化轉變,為形成企業與大學聯合研發中心奠定物質和智力基礎。
背景
產業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領域中大量產業聯系密切的企業以及相關支橕機構在空間上集聚,通過協同作用,形成強勁、持續競爭優勢的現象,這是一種世界性經濟現象。
目前,產業集群的形成在發達國家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例如美國的硅谷、英國的劍橋工業園、印度的班加羅爾地區高新技術區等都是世界聞名的產業集群。改革開放以後沿海各省積極發展產業集群,經過20餘年發展,已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沿海、沿江地區形成規模,成千上萬的中小企業形成眾多不同類別的產業集群,進了區域經濟高速增長,並為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浙江沿海經濟區和膠東半島吸引了大量內外資,實現了產業飛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