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晨8時20分,大慶市郵政局薩區報刊發投局局長張清波,把記者帶到樓下的萬寶發行投遞站。站裡有五六個人,有的在核對賬目,有的在分揀信件……投遞員7時30分前就出發了,記者來晚了。
張局長說:『下午1點30分還有一撥,你先熟悉一下其他工種。』
戴眼鏡的王師傅麻利地給郵品加蓋落地戳。記者數了一下,他3秒鍾能蓋10件左右。記者試了一下,3秒鍾纔完成4件。
羿洪波和王紅楓堪稱兩位大美女,她們都是分揀員。這個工種需要手疾眼快,一堆郵品,准確歸類到位,來不得半點誤差。記者眼高手低,分揀不到100個郵品,錯了6件。
在體驗郵遞員前,記者猜測,高科技手機、網絡取代了傳統信件,郵遞員肯定清閑了。在萬寶發行投遞站的所見所聞,可不是這碼事。雖然家書類的郵品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商務郵品,產品推介、廣告宣傳、報刊投送、特快專遞等等,業務量大增,郵遞員不但沒減,反而增加了。
10時許,投遞員李春英完成上午的工作,騎著自行車回到單位,臉蛋凍得通紅,帶著滿身寒氣進了屋。
記者經引見決定拜她為師,學習一些簡單的投遞經驗。
下午1點30分,記者和李師傅把滿滿3包郵品搭在墨綠色的自行車後座上。准備出發!
記者多年不騎自行車,加上路面有冰雪,自行車左搖右擺,不聽使喚,嚇得行人老遠躲著。其實,投遞員的專用工具就是自行車,他們天天跳著『花樣滑冰』為市民投遞。
正式投遞時,記者親自『上陣』,讓師傅在一旁給當『參謀』。
第一封是商務信函,投遞給一家攝影門市。記者看到很多女士,有點兒放不開,小聲地說:『給你們送信。』
幾名女士齊刷地盯著記者,奇怪地問:『怎麼換人了?』
隨後,記者又拿了一件特快專遞,送到『巨鷹國際』18樓某室。
收件人是位女士,記者事先給她打了電話,她在家等著。快遞送到時,記者要求驗一下女子的身份證,這也是特快專遞必須履行的手續。
該女子說:『不巧,沒有。』記者幽默地說:『這個應該有。』女子也很配合:『這個真沒有。』記者模仿小沈陽的聲音:『這是為什麼呢?』女子笑出聲:『你真逗,我的身份證真丟了,你們給我送的特快專遞,就是我剛從老家補辦的身份證。』
記者問李師傅,可以讓她打開看嗎?李師傅點點頭。果然,裡面裝得是女子的身份證,大家都笑了……
樓上樓下一通跑,雖然天氣寒冷,可記者身上直冒汗。當3個郵包都變成空的時,天漸漸黑了下來。
騎著自行車往回走,冷風一吹,衣服好像結了冰碴,冰涼冰涼的,可記者心裡卻滿是暖意,還冒出一種成就感。策劃/ 本報記者 胡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