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日訊 日前,在中國無煙環境促進項目啟動會上哈爾濱等7個城市被列為首批控煙項目促進城市,哈市將逐步在部分場所禁煙,降低本地人群二手煙暴露水平。記者走訪哈市多家戒煙門診了解到,目前哈市平均每四天纔有一位患者到門診登記戒煙,整年門診量不足百人。
不知有戒煙門診
『我抽了十多年的煙,戒過幾次始終堅持不住。』劉先生表示,他今年33歲,從18歲起開始吸煙,從每日半盒變成了現在的每日兩盒。他也想戒煙,但一看到朋友們『吞雲吐霧』時的樣子,他就忍不住主動要起煙來,並且自圓其說『這是最後一支。』
起初他並不知道醫院有專門的戒煙門診,後來是經過親屬介紹纔知道,他希望醫生能讓他『藥到病除』。
戒煙沒有後遺癥
『我怕對身體造成影響。』今年45歲的賀先生表示,雖然知道吸煙影響身體,但卻無法自制。起初他想自己戒煙,之後,他感覺身體失去平衡,呼吸困難,所以不得不放棄。
對此,哈市胸科醫院戒煙門診醫生趙麗紅講,戒煙只會讓人健康,不會出現後遺癥。戒煙之初,戒煙者會由於停煙後血液中尼古丁濃度減低,加上心理和行為的習慣,而產生戒煙癥群癥,如煩躁、注意力不集中、頭痛、心慌、睡眠障礙等,但只要戒煙者能堅持半個月,這些癥狀會逐漸消失。
吸煙是疾病
趙麗紅介紹,自戒煙門診成立以來,平均每四天纔有一位患者登記戒煙,年門診量不足百人。她認為,門診量少一方面由於『禁煙』宣傳力度不夠,另一方面,不少煙民不知道如何戒煙,不知道有專業戒煙門診。另外,煙民們對煙草危害還缺乏正確認識,前來就診的部分吸煙者不是出於自願。趙醫生講,長期吸煙已不是一種習慣,吸煙在醫學上已被定為是一種慢性、成癮性疾病,戒煙其實就是在治病。
多運動有助戒煙
『肺癌的發病率呈連年上昇趨勢,吸煙和被動吸煙是導致肺癌的最重要原因。
對於哈市被列為首批控煙項目促進城市的消息,哈市胸科醫院院長楊邁認為,尼古丁吸附能力強,所以室內即使設有吸煙室仍不能完全排出有害物質,在室內公共場所『禁煙』十分必要。
楊邁介紹了一些戒煙竅門,如吸煙欲望強烈時,可通過飲水、喝茶、嚼乾海藻或口香糖替代;平時多做運動,體液大量排出,可調整人體內分泌;戒煙引起頭痛時,可做深呼吸。由於戒煙會引起人體短時間的內分泌不調,所以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戒煙時要注意方法,常與醫生溝通,隨時注意身體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