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龍江省南極科考隊員返回哈爾濱。 |
黑龍江新聞網訊 4日17時30分許,參加第25次中國南極科考負責後勤保障的我省科考隊員葉成明返回哈市,講述了在南極中山站400多天的奇趣生活。
『最怕冷的爸爸去了南極』
葉成明乘坐的從北京返哈的列車晚點20多分鍾,葉成明5歲的兒子葉鎔偉拿著鮮花焦急地等在哈站出站口,總想掙脫媽媽的手衝進去,想早一點看到400多天未見的爸爸。
15個月來,當別人問葉鎔偉,爸爸去哪了,他會大聲地說:『最怕冷的爸爸去了南極。』在哈爾濱過冬天,葉成明總是穿得很多,在兒子眼裡爸爸成了家裡最怕冷的人。可是這位『最怕冷的爸爸』卻從200多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與同事劉文成一起成為我省兩名最牛的管道工——到南極維護管道。2008年10月,葉成明去了南極圈內的中山站,2008年11月劉文成被分到了長城站。
在南極首創廢氣取暖
葉成明說,他在中山站期間,白天室外溫度為零下20多攝氏度,晚上最冷時達到零下35攝氏度。由於一直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哈爾濱,他適應南極的氣候沒用多長時間。可是中山站地區8級以上大風天數達174天。『風吹著中山站的鐵皮外牆,聽起來就像坐在疾馳的火車中一樣。』葉成明說。
葉成明的工作是維護管道,燒鍋爐是他的主要工作之一。電腦控制的柴油鍋爐保證室內溫度一直在22攝氏度左右,已擔任過4年越冬任務的中山站站長表示,這是他所經歷的中山站室內最暖和的一年。
葉成明還利用發動機排氣管的廢氣,解決了中山站常年用電取暖的問題,創造了南極歷史上第一次用發電的廢氣取暖成功的個例。
由於越冬人員有限,每人要肩負多職,當遇到問題時只能自己解決,在南極的400多天裡,除了水暖還懂得電焊、瓦工的葉成明被同事稱為『萬能工』。
與賊鷗搶魚與企鵝賽跑
寂寞時,葉成明會跑去爬雪山,或跑到海邊釣魚。『一塊肉餌可以釣一年的魚。』葉成明說:『南極魚很「傻」,咬住鉤不會吞下魚餌,所以從魚嘴裡摳出肉餌還可以繼續用。但是釣上魚後要小心被搶,因為在天空盤旋的空中強盜賊鷗不怕人會撲下來,直接搶奪釣上來的南極魚。』
在中山站舉行的釣魚比賽中,葉成明得了冠軍,因為他釣的南極魚最大。『別看只有幾兩重,但它已經有20歲了。』
在中山站的另一件樂事是跟企鵝賽跑。葉成明介紹,一次幾名科考隊員看到不遠處有企鵝群便興奮地跑了過去,企鵝看到有人跑過來,便成群地向前跑起來。當科考隊員快追上企鵝群時,企鵝群忽然掉轉隊伍向科考隊員跑過來。因擔心被企鵝啄傷,科考隊員立即轉身向後跑。就這樣,來了一場人與企鵝的賽跑。後來有經驗的老隊員說,蹲在地上讓企鵝圍著繞幾圈,企鵝見人沒有攻擊性就會讓人靠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