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5日訊 記者從哈爾濱市供熱辦了解到,截至2月初,哈市供熱辦共接到居民投訴17015起,反映室溫不達標問題12900起,平均每天120餘起。
哈市供熱辦表示,個別小型供熱企業縮短供熱時間,抽條供熱以及供熱設施維修改造不到位是導致供熱不達標的主要原因。
哈市供熱辦副主任劉成偉表示,個別小型供熱企業不考慮供熱效果只計算成本是導致供熱不達標的主要原因。個別供熱企業沒有把居民群眾的冷暖放在首位,不承擔社會責任,為了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縮短供熱時間,缺斤少兩抽條供熱,由此導致居民住宅室溫不達標。其次,部分社會供熱企業尤其是私營企業夏季檢修設施不足,隱患部位改造不到位,影響供熱運行和供熱質量。
12月份以來,哈市幾家大型熱電聯產企業相繼發生熱源和熱網故障。12月31日,哈熱7號鍋爐過熱器發生泄漏故障,導致378萬平方米供熱面積、4626戶用戶降溫運行,降溫運行時間24小時,致使哈熱、哈投供熱的香坊、開發區區域大面積供熱質量不達標。12月29日,達爾凱陽光熱電熱源廠直徑1.2米主供水管線流量計發生故障,造成2萬餘戶居民停熱24小時。
據劉成偉介紹,目前哈市尚有7兆瓦以下分散供熱小鍋爐2402臺,運行年限基本已超過30年,現有陳舊老化管網300多公裡。僅2009年入冬以來就發生管網爆管事故313起,設施設備老化事故106起。
另外,哈市目前仍有三分之一分散小鍋爐不具備連續供熱能力,只能實施一天三遍火的間歇式供熱,雖然采取了延長供熱時間,減少停爐間隔等應急補救措施,但在持續高寒氣候下管網末梢、頂層、冷山部位個別用戶室溫難以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