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9日訊 2009年,我市就業再就業工作以優化服務措施為基礎,以關注就業,支持就業和有效幫助就業為主線,以援助大中專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和就業困難對象為重點,以穩定就業崗位,努力擴大就業總量為目標,以落實各項就業扶持政策為保障,積極采取有效工作措施。全市實現新就業25832人,新增就業22397人,分別完成省目標的117.4%、117.9%;培訓17818人,完成省目標的120.4%。
——強化領導,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市委、市政府將涉及就業工作的主要指標,全部納入2009年度全市『實施十項利民工程和落實百件實事計劃』當中,作為重點督辦內容納入全市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強力推進。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雨浦帶領勞動人事部門對我市就業工作進行專題調研,親自主持召開了由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復原轉業軍人、就業困難人員和企業界代表共同參加的『全市就業工作討論會』,傾聽和征詢來自各層面的意見和建議,共同研究就業工作的新思路、新對策,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破解工作難題。
——完善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為切實做好受金融危機影響的困難企業幫扶工作,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減輕企業負擔,穩定企業就業形勢,確保經濟正常持續增長,我市制定了《鶴崗市困難企業認定實施辦法》,並積極開展了認定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困難企業認定8戶,涉及人數4005人。按規定已享受緩繳社會保險費扶持政策的困難企業有4戶,緩繳各項社會保險費金額共計437.4萬元,其中:養老保險費400萬元,涉及人數920人;失業保險費7.7萬元,涉及人數347人;醫療保險費26萬元,涉及人數436人;工傷保險費2.3萬元,涉及人數296人;生育保險費1.4萬元,涉及人數296人。享受崗位補貼的困難企業8戶,補貼金額99.53萬元,涉及人數3795人。
——關注民生,創建和諧寬松的就業環境。在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落實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的同時,圍繞職工群眾的所需、所求、所盼,積極完善各項社會保障制度。市勞動保障局全面推行就業失業實名制登記制度,進一步完善全市『人力資源基本信息庫』建設。充分發揮基層勞動保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工作在社區貼近百姓的優勢,積極深入各居民家庭中,集中開展全市人力資源普查登記工作。截至目前,就業與失業實名制網上錄入255922人。涉及就業工作的各項業務工作,已基本實現了市、區(縣)、街道(鄉鎮)、社區與省級的業務信息聯網,在本市區域內基本實現『一點登錄、多點查詢、網絡互聯、信息共享』。同時還充分發揮基層勞動保障機構作用,在全市各街道(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統一設立了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服務窗口和服務臺,統一制作了就業服務指南和政策宣傳板,把各項就業政策和就業服務直接送進了社區、送到了百姓身邊。
——完善市場就業機制,做大做強勞務輸出產業發展。市勞動保障局針對各項就業援助工作集中開展了以『大中專畢業生、返鄉農民工、復員轉業軍人、零就業家庭人員』為主要服務對象,以『幫助您創業』為主題,以『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送資金』為主要服務內容的『百日就業援助』系列服務活動。圍繞我市就業容量較大企業和新建擴建項目對崗位人員的要求,超前運作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積極開展『定單式』和『定向式』培訓。為三江米業集團正式簽訂培訓協議5015人。為比優特超市、人和米業有限公司生物發電廠、鶴翔煤化工有限公司等用人單位完成『定單式』培訓3821人。同時強力推進小額擔保貸款工作,以創業帶動就業。鼓勵有創業願望人員實現自主創業,積極提供資金、政策等扶持,建立了小額擔保貸款『綠色申貸一條龍』服務體系,即創業培訓、小額擔保貸款、創業跟蹤服務一條龍服務,解決了他們創業的後顧之懮,實現了創業帶動就業。截至目前,我市為502人發放了小額擔保貸款,涉及資金1030萬元,貸款人員100%實現了自主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