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省消費者協會提醒消費者謹防商家返券陷阱
2010-02-13 13:45:32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3日訊(記者顧碩)春節期間,各大商場『夠額返券』、『滿200返100』等促銷性標語引得消費者怦然心動,消費者認為這種方式會帶來更多的『實惠』便紛紛前去購買。黑龍江省消費者協會在調查中了解到,一些商家在代金券使用過程中有時會設下一些消費陷阱引誘消費者。

  陷阱一、提高原價,誤導消費者

  活動期間,一些不誠信商家暗地提高商品原價再打折優惠,以此誤導消費者。張女士看到某商場打著店慶旗號開展『滿500元返200』促銷活動,感到機會難得,便花888元購買了一件女士大衣,而朋友告訴她這件衣服活動前纔將600元,按現有的優惠方式計算,張女士等於用280元換來200代金券,比原來多花了88元,可自己還蒙在鼓裡,以為佔了多大便宜。

  陷阱二、差價難尋,循環消費

  俗話講『買的不如賣的精』。有些『精明』的商家往往在標價時候故意標99、199、299等價格,使消費者花99元卻無法得到代金券,而要想湊齊返券額度,就只能繼續購買。如此循環,消費者的錢掏的越來越多,不知不覺掉進了商家設置的消費怪圈,最後發現購買了很多不必要的東西,造成很大浪費。

  陷阱三、對代金券的使用不做詳細說明

  商家在開展返券促銷時往往不做詳盡說明,原本有許多限制卻不告知,消費者手裡拿著好不容易兌換來的代金券,真正該派上用場的時候,代金券有時卻無法使用。幾乎所有代金券的使用都有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當消費者看選好了商品時,卻被告知『非常抱歉,本櫃臺不參加活動』或者『這款商品不能使用代金券』。更有甚者,使用代金券的商品價格竟然是使用現金購買價格的兩倍。

  陷阱四、以返券促銷商品屬於處理品和『本店擁有最終解釋權』為由,逃避承擔『三包』責任。

  有的商家借口返券商品屬於低價處理商品,拒絕承擔其應盡的『三包』義務,而有的商家則以『本店擁有最終解釋權』、『返券打折商品概不退換』等霸王條款限制消費者退換貨自由。

  黑龍江省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理性對待商家的返券促銷活動,不要被商家的宣傳所迷惑,要弄清商家返券促銷的真實情況,並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購買;逢年過節,各商場都會推出打折返券優惠活動,但優惠幅度不同,同一品牌在不同商場所享受的折扣或者返券數額也不同,消費者應多走多看;要了解商家活動的詳細規定,避免掉進消費陷阱;要仔細分辨商品的款式是否過時、商品價格與平常價格是否一致,真正做到明明白白消費。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