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黑龍江新聞網訊 老孫,大號孫秋實,大眾熟悉他,因為他是哈爾濱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長;球迷也熟悉他,因為他還是前衛冰球俱樂部副主席、秘書長,對冰球幾近癡迷,評球語言犀利的同時,多年來總在試圖為哈爾濱冰球的復興乾點實事。
比分輸了 但拼搏精神沒丟
操著對講機,夾著《交通組織匯編》出現在記者面前的老孫,剛剛從路檢現場風塵僕僕趕到值班室,此時距離溫哥華冬奧會中國女冰對陣俄羅斯的第一節比賽結束只剩兩分鍾。
『1比12輸美國,正常』,『1比2惜敗芬蘭,也正常,因為中國女冰和美國與芬蘭的交戰從無勝績。』『今天打俄羅斯,是中國女冰唯一一場有望拿下的比賽。』坐在值班室床沿的老孫,一邊擦著額頭滾落的汗水,一邊提醒記者:『這幫孩子不容易,不論輸贏,都是值得稱道的,因為她們沒有因為對手的強大而束手就擒,前兩場硬仗,打出了不服輸,拼到底的精氣神,僅此一點,就值得誇獎。』
曾是哈爾濱少年冰球隊一員的老孫,52歲時參加第十一屆全國冬季運動會,還創造了打進最快一球的紀錄。老孫說,參加冬奧會的這支中國女子冰球隊,並非全國選拔產生,而是來自哈爾濱和齊齊哈爾,從全國僅存的84名注冊運動員中間產生,是一支僅有孫銳、金鳳玲、王莉諾等三名老隊員的新軍。『從對陣美國和芬蘭的比賽看,中國隊在整體配合上有明顯進步,盡管輸了,黑龍江姑娘身上的那種不服輸,敢打敢拼敢於和歐美強手進行身體對抗的勁頭,較好地體現了中國女子冰球的精神風貌,讓國人看了之後熱血沸騰,很振奮。
技不如人 但不能只怪隊員
回顧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那時候中國冰球的場館條件雖然差一些,但是那時候的冰球氛圍和水平要比現在高。那時候,冰球發展有群眾基礎,現在的文化生活多元化,冰球曾經作為哈爾濱市一個很重要群眾文化生活的亮點,同時這個項目在哈爾濱還得到了普及,那時候我們的廠礦、企業、學校和全社會都參與,對手多,比賽多,參與多,基礎很好。那時候是國家隊水平最高的時期,是世界冰球A組成員。目前,中國男冰的世界排名是28位,女冰是第8位。
不僅如此,曾經被譽為冰球之鄉的哈爾濱,如今冰球已經淡出了人們的視線。老孫說,和加拿大、美國等冰球發達的國家相比,目前,中國的冰球已經淪落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以加拿大溫哥華這樣的城市而言,有200塊室內冰場,全部對外開放;反觀哈爾濱這樣的全國冰雪運動扛鼎者,室內冰場僅有9塊,對普通冰雪運動愛好者,尤其是冰球愛好者開放的幾乎沒有。
呼吁家長 打冰球對孩子好處多
中國1比2輸給了俄羅斯,可老孫還有點戀戀不捨地盯著屏幕不願離開。
老孫中肯地說:小於,你家親戚有孩子的話,讓他們都來玩冰球吧,這個項目對人的身體素質、意志品質和團結協作精神的培養和鍛煉是全方位的。他介紹說,如今的中國,絕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自我意識很強,表現在日常交往中就是不合群。如果讓適齡的孩子在一起打球,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強健體魄的同時,還會培養孩子的集體榮譽感、團結合作精神,讓他們勇於面對困難。現在,很多家長對冰球的認識有誤區,認為這是一項很野蠻、不安全的運動。老孫說,冰球運動是一項比賽規則非常嚴密的運動,對身體接觸的要求非常嚴格,在少年比賽中,身體接觸、大力擊球等是不允許的。同時,少年隊的孩子同樣穿有把身體包裹得嚴嚴實實的護具,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孩子打球時不會受傷。
老孫將記者送出他的辦公室,還一再叮囑著記者:體育部門應該和教育部門聯手培養冰球運動員,在給予政策和資金的傾斜,讓更多數量的人參與到冰球運動中來,中國的冰球水平纔能有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