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得見的變化
A.配套改造宜居之城
對北、西、南、東四個出口和濱江路的道路及沿線的棚戶區、建築物、基礎設施進行全線整體改造昇級。
橫向貫通勝利路、長安路、光復路三條東西交通大動脈,縱向打通斷頭路,新建科技大道、興國大道等道路16條,拓寬改造安慶街、解放路等道路15條,維修長安、友誼等道路10條,新建和改造英格吐河橋、光明橋等橋梁15座,新增停車位1萬個,全面提昇道路交通承載力。將佳市打造成為出行便利、配套完善的宜居之城。
B.景觀營造濱水之城
依托我市沿江濱水的特有優勢,大力實施濱水景觀建設。高起點完成佳木斯市區、湯原、樺川、富錦、同江、撫遠等濱水城鎮建設規劃,並啟動實施一批重大標志性項目建設。進一步提昇佳木斯市區松花江沿線景觀帶建設水平,續建新建沿江公園二、三期,十裡沿江景觀帶全線建成。規劃建設江北沿江濕地公園。
C.綜合治理環保之城
鞏固提昇水源山、四豐山等景區休閑旅游功能,加快柳樹島的規劃開發。引進國內外頂尖的開發企業魯能置業集團、益海嘉裡集團投資建設省內一流的魯能濱江新城、香格裡拉濱江商住中心。規劃啟動偉業『低碳生態城』項目建設,打造生態環保頂級小區。對英格吐河、音達木河、王三五河、杏林河等四條城市內河綜合整治進行統一規劃,加快啟動建設。
D.綠化亮化清新之城
實施城市綠化『8543l』工程,即綠化長安西路等8條主要道路與綠島,綠雲公園等5個公園,北出口等4個出口,杏林河等3條河旁綠帶,新建1個苗木生產基地。完成長安路、和平路等5條重點街道樓體及39個路口樓體亮化改造。對現有五個廣場進行主題特色改造,進一步加強花園式小區建設。
E.管網改造現代之城
加快推進清華同方與自來水公司TOT項目合作,提高城市供水能力和服務水平。支持法國達爾凱公司BOT供熱項目,加快城市熱管網改造昇級,盡快完成國電佳西2×30萬千瓦熱電聯產新建和華電『七期』擴建立項工作,爭取開工建設,擴大集中供熱面積。加快推進大慶方興公司啟動江北鑽打新氣井方案,爭取開工中煤能源達連河至佳木斯天然氣長輸管線,天然氣用戶達到7.1萬戶,管道天然氣普及率達到60%。
F.和諧穩定有序之城
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全面實施垃圾源頭治理工程、市容市貌整治昇級工程和樓體美化工程。依法加強城市管理,大力整頓交通秩序,實現管理昇級上水平。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實施『平安佳木斯』創建活動,著力提昇維穩能力、打擊能力、防控能力,全力確保全市社會安定。
2摸得著的實惠
A.確保完成三年主城區棚戶區改造任務
全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工程。安排改造項目45個、220萬平方米,確保完成三年主城區棚戶區改造任務。改造67個舊小區、面積40萬平方米。
B.60周歲以上人口,100%享受基礎養老金
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新農保試點范圍內農民參保率達到70%,60周歲以上人口享受基礎養老金達到100%;繼續加大各項社會保險的擴面力度,城鎮社會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在制度覆蓋范圍內,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C.加快福利項目建設 推進敬老院建設
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加快福利項目建設,推進敬老院建設,提高各種福利機構的服務水平,推進社區養老、居家養老工作深入發展。推進城鄉社區建設提檔昇級,開展和諧社區、農村社區試點工作,更好地發揮基層管理服務平臺的作用。
D.城鎮企業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人均提高10%以上
嚴格兌現國務院關於提高城鎮企業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的決定,確保人均提高10%以上,繼續提高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津貼補貼。住房公積金征繳比例提高到7%。
E.加快標准化學校建設,促進教育均衡
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快標准化學校建設,促進教育均衡、公平發展。加快普及高中教育,提昇職業教育水平。
F.健全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健全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實現『新農合』參合率98%,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人口覆蓋率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