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就業
搜 索
給新生代找工作支幾招
2010-02-27 10:12:1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桑蕾 申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隨著『8090後』農民工漸成勞動力市場的主力軍,受過教育,受過技能培訓的新生代與老一代的需求迥然不同。他們要找一份體面的工作,融入城市生活,不再做一個僅僅是添磚加瓦的城市過客。但是目前大部分企業依然只能提供『體力工』崗位。供需錯位使得在目前勞動力市場上的這場博弈雙方皆不如意。對此,業內人士提醒,廉價勞力時代已經結束,企業要對未來農民工對薪水、工作環境和相關待遇的要求做好心理准備。而政府部門和新生代農民工則要從發展三產、落實農民工待遇和技能培訓上做好工作。

  政府 發展第三產業,釋放就業潛能

  核心:宏觀角度上講,迅速發展第三產業是解決就業問題最徹底的方式

  雖然有人表示,哈爾濱市的用工荒只是暫時性的,隨著用工企業招聘時增加薪水和重大項目結束,『農民工荒』問題將會逐步得到緩解,但是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的田寶強卻對此並不樂觀。他說,目前的『農民工荒』,尤其是沿海地區的農民工荒不能代表國內的就業走勢,反而暴露出我國產業結構的不合理。

  田寶強說,就業問題和產業結構有著密切聯系,不能孤立看待。無論是大學生還是農民工,想要為他們解決就業難題最好方法就是加快第三產業發展。目前我國第一、第二產業就業比重較大,但從長遠來看,農業的大型機械化作業和工業的現代化發展必然造成大量的剩餘勞動力,只有第三產業就業前景廣闊。2008年全國大批農民工返鄉,也是由於農民工就業過於依賴沿海地區加工業。目前政府應該對第三產業敞開大門,降低對醫院、學校等行業的准入門檻,就業環境將大為改觀,就業渠道將大為拓寬。

  多給農民工『安心丸』

  核心:社保、戶口和子女入學全部解決,農民工纔會安心

  事實上,我國勞動力總量上不會出現短缺,但是勞動力過剩程度將不斷降低,並最終走向勞動力與資本的相對平衡,而目前出現的『農民工荒』現象,其實是農民工社會保障等勞動力權益保護體系缺失導致的,而缺乏勞動力權益保護體系的就業是一種不正常的就業。

  雖然在正規的招工市場一些企業都打出『繳納五險』的招聘牌,並且為此要為每個工人多付出200元左右。但是農民工卻並不買賬。哈爾濱人力資源市場的姜有志說,不少農民工主動提出將保險的錢變成『現錢』。這除了有個人保護意識不強和農民工流動性強的因素外,最重要的是繳納保險後,城市與鄉村保險不兼容,農民工如果選擇回鄉很難受益。

  上一代農民工就是因為在城市裡沒能享受到其應有的各項福利待遇,纔成為城市的過客。對於這些漂泊在外的人來說,如果乾了五六年,各種待遇還得不到保障,就會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產生擔懮,長此以往對個人、企業和社會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從2003年我省開始搞農村勞動力轉移,到2009年已經累計轉移966萬人。省勞轉辦的侯立宏主任說,省勞轉辦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幫助走出去的農民工妥善安置在城市裡,成為穩定的就業群體。但顯然這是一個龐大而又復雜的工作,需要各方的全力配合。

  企業 廉價不再產業昇級

  核心:企業不能只看短期效益,現用現找。要樹立長期的戰略思想,產業昇級是必須的

  盡管不少招聘企業都認為提供就業條件已經很不錯,可乏人問津的求職狀況則更能體現出求職者的意願。

  哈爾濱人力資源市場的一位分析師說,此次農民工荒也給那些依賴廉價勞動力接訂單的企業敲了警鍾。一方面再像以往那樣來了訂單就招聘,卻不提高待遇,沒有訂單就解散工人,這樣的做法肯定行不通的。只有提高待遇、改善工作環境纔能留住工人。另一方面,金融危機下的農民工荒再次暴露出依靠低廉勞動力發展經濟的模式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由於廉價勞動力不再,企業必將會提高機械化作業程度,降低用工成本。所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上說,農民工荒也許將促進企業產業昇級。

  農民工 技能培訓必不可少

  核心:一技傍身不光為飯碗,更為了能迅速融入城市

  雖然我省勞動力市場上的供需矛盾與沿海地區企業昇級急需技術型工人不同,我們仍以勞力型工人為主。但沿海地區加工企業的產業昇級就是我們未來的發展之路,哈爾濱市農民工就業援助服務中心主任李世和提醒說,農民工更應該抓緊時間練內功,提高自身素質,為將來攢本錢。

  我省開展陽光培訓已有多年,新一代農民工已經開始越來越注意到技術培訓的重要性。侯立宏說,俗話說,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傍身。學會一門技術,就好像找到了一個金飯碗。很多農民工經過職業技能培訓,薪水翻番,每個月賺3000~5000元的大有人在。而技能培訓帶給農民工的不光是優厚的薪水,還是一個迅速融入城市生活的扶手。

責任編輯: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