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3月4日訊 過年送禮是老習俗,中國人都講究個禮尚往來,走親訪友時都會拎著一些禮物。不少市民家中禮品短時間會吃不了,用不了,一些回收煙酒的商家正是看准了這個『商機』,忙著『招攬業務』。
昨天上午,記者在鶴鄉新城小區廣告欄上看到一條回收煙酒的廣告。記者按廣告上提供的電話號碼撥通了對方的電話,詢問如何收購高檔煙酒。對方自稱姓李,在齊大對面經營一個小百貨商店,他問記者想賣什麼煙酒,如果有意可面談。按照對方提供的地址,記者找到了其經營的商店。該商店面積也就10餘平方米,屋內坐著三男一女。得知記者就是剛剛打電話詢問的人後,一中年男子說他就是李先生。李先生告訴記者,他只回收高檔名煙名酒,價錢是市場零售價的60%,市面上一條軟中華煙700多元,回收價是500元左右;一瓶市場價700多元的53°茅臺酒,回收價也是500元左右。
李先生說,如果記者有意想賣,可以把煙酒拿來當面檢驗質量,如果煙酒的數量多,價錢還可以商量。至於煙酒的來源,有沒有發票等等對方卻不問。在閑聊時記者得知,回收這些高檔煙酒後,他們再轉手加價倒賣,獲取利潤。據李先生說,像他這樣做回收煙酒禮品生意的大有人在,他們把自己印制的小廣告到處貼,低價收購,然後轉手高價賣出,像他這樣的商店一個節日少說也能賺一兩萬元。
在采訪中,一些市民反映禮品回收店也有『貓膩』,存在欺騙行為。家住錦湖名苑的劉先生今年春節就曾上過當,到收購點時,對方利用櫃臺做掩護,將他的兩條玉溪牌香煙中的一條調包成了假煙,回到家後劉先生纔發現香煙被調了包,等劉先生回去想討個說法時,對方卻說啥也不承認。
這樣的禮品回收店是否合法?記者諮詢了工商部門。據介紹,目前市場上禮品回收店都屬無照經營或超經營范圍。按國家有關規定,涉及煙酒經營必須要有專賣局頒發的經營許可證,只有在『兩證』具備的前提下,工商部門纔會發給工商執照。另外,禮品回收的交易存在不合法性,首先進貨渠道不合法,給假貨以可乘之機;其次,商家私自買賣禮品還有偷稅漏稅之嫌,同時,這一行為也為一些不法之徒銷贓打開了方便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