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2日訊(記者孫曉銳)地鐵工程作為一項惠民工程,其顯著特點就是公益性強。由於地鐵工程規模大,戰線長,而且多數施工現場都處於商家雲集、群眾聚集的城市繁華中心區,工程建設必然會給周邊企事業單位、商家店鋪和市民百姓的生產生活帶來不便。為此,哈爾濱從工程組織建設之初就把所有參建單位把落實文明施工、興企利民措施貫穿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努力贏得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的良好評價。為此,記者采訪了哈爾濱市城鄉建設委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指揮長李立新。
少影響交通教化站改設計
李立新介紹說,地鐵站施工法選用時需要考慮兩點最主要的因素:地質條件和城市交通環境的容納程度。按照地鐵站的施工法,明挖法無疑是投資最少、安全性最高、施工速度快的工法。明挖法較其他施工工法可節約1/3的成本。但哈市地鐵工程中,部分車站捨棄了這種最簡單的工法,而選擇了投資高、安全風險控制難度高、施工速度慢的蓋挖法和暗挖法。教化站是最典型的例子,在地鐵規劃設計時,以教化站現有的地質條件,明挖法完全適用。但是如果選擇明挖法,教化廣場周邊的交通都將受到影響,西大直街將在此處全部封閉。經過研究,教化站采用了暗挖法,保證不影響教化橋的使用。太平橋站和哈南南站,為了不影響附近的交通車輛的通行,都部分采用了蓋挖工法施工。
為保市民通行易地安置施工場地
李立新告訴記者,任何一個城市的地鐵施工,特別是一個城市的首條地鐵線路,都會選擇在人員密度大、商業繁華的路段。施工和現有交通的矛盾難以避免。地鐵車站施工中,除了站臺施工需要的場地外,還需要輔助工程施工的『作業面』,如鋼筋加工區、木料加工區、材料安置區,混凝土行車通道等。只有充足的『作業面』纔能保證工程進度如期進行。在哈市地鐵龍江街站和煙廠站,如果保證了這些『作業面』,市民和附近商家連人行過道都不能保留。為保證附近市民出行,兩個站臺施工的鋼筋加工區,都在工地外尋找廠房,鋼筋加工後運輸到施工現場。雖然增加了成本,卻為附近居民保留了通行道路。在其他佔用城市道路的車站,想盡辦法留出居民傾倒垃圾和垃圾清運、作業車輛通道,甚至要調整工序工法,進行交叉作業組織施工。
殘土不落地夜間拉運不擾民
文明施工作為地鐵施工和組織中需重點保證的一項內容,車站及區間隧道施工中產生的殘土,都需要及時的運走。今年將展開全線10座車站和15條隧道區間的同步施工。據介紹,哈市地鐵車站施工每個站臺平均產生8萬立方米左右的殘土。如果這些殘土車隨時運輸,必然對城市原本擁擠的交通產生影響。為了保證殘土車不擾民,減少施工帶來的負面影響,所有殘土車均在晚間22點後纔開始工作,確保不與市民『搶路』。同時,地鐵集團公司制定了嚴格的文明施工管理規定,圍擋設立、殘土拉運、道路開挖、材料擺放、交通分流,每一項都有詳細規定。例如土石方運輸車必須設置密閉式加蓋裝置,出施工現場車輛清洗乾淨纔能上路,確保殘土不落地,一旦出現違反規定的不文明行為,將進行經濟重罰。
新聞鏈接
暗挖法:暗挖法是采取適宜的輔助工法,對周邊地層進行預加固和預處理,采用初期支護、復合襯砌的暗挖施工方法。該工法優點是對地面交通無乾擾,地面拆遷量少,臨時施工佔地少,也無需進行地下管線的改遷。尤其是在工程地質條件較好、覆土較厚的情況下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適用地面交通繁忙,施工場地狹小的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