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3月16日訊 近日,家住松北區的劉先生給新晚報寄來一本名為『公交365天』的日記。劉先生說,他今年59歲,去年初搬到松北區軍安小區居住,日常往返於江南與江北間只能乘坐119路(原85路,下同)和88路聯運車。因有感於出行交通不便,一年間堅持寫下乘車日記,將乘車中遇到的每件事記錄在冊,其內容有公交車隸屬車隊、自編號、上下行線、乘車站點、下車站點、運營時間、違規事項等,甚至連個別駕駛員的性別、年齡段、體貌特征、衣著顏色等都給予了詳細記錄。劉先生說,他就是想給有關部門提個醒,關注並切實解決松北居民出行難問題。
哈爾濱市制定了『一江居中、兩岸繁榮』的構想,交通問題無疑發揮著橋梁紐帶的作用。建立『以人為本、公交優先』的交通規劃原則,改善松北區公共交通在服務品質、線路布局、營運能力等諸多方面存在的問題,讓松北居民能有一個快捷舒適的出行環境,迫在眉睫。
劉先生日記
一年來,我曾對住在周邊的報達雅苑、太陽城、軍安小區、銀河小區、天鵝湖等11個居民住宅小區,以及東北虎林園、松北供水公司、松北區政府等9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學校,至少15000名市民做過出行調查,綜合調查結果及一年多的乘車體驗,深感松北居民出行困難。
●2009年1月7日17時30分:在公路大橋站等88路公交車,乘客過多,兩趟車路過都沒能上去。
●2009年3月31日12時54分:在88路車內發現駕駛員吸煙。
●2009年4月16日10時18分和7月22日16時16分:兩輛88路車的下行線在商大站和軍安站分別等客3分鍾。
●2009年4月23日16時37分:上行線軍安站兩輛88路車倒客。
●2009年5月4日15時54分:在教化廣場等車,兩輛88路車間隔59分之久。
●2009年11月28日8時23分:119路公交車在哈藥路至龍江第一村間無報站服務。
記錄
記者體驗
3月10日至13日,記者通過這本『乘車日記』中提供的線索,分別在早晚出行高峰和末班車時段體驗松北居民出行狀況,發現這兩條連接兩岸的重要公交線路在運營能力、硬件設施、服務質量、路線規劃分布等諸多方面存在問題,給松北區居民出行帶來不便。
●等了兩班88路纔擠上車
11日17時43分,記者在88路(支線)公路大橋站看到,站臺上聚集了很多人。15分鍾後,一輛牌號為黑A84754的88路公交車進站,由於乘客太多,記者和十餘名乘客都沒能擠上車。又隔了14分鍾,一輛牌號為黑A83247的88路車進站,記者無法從前門擠上車,只能從後門上,車內乘客擁擠,記者連身都轉不過來,車費是通過其他乘客傳遞到投幣箱的。乘客張女士對記者講,她每天都得等好幾輛88路車纔能上得去,車裡擠得連大氣都喘不過來。
●站點比導向圖多3站
記者在88路(支線)公交車導向圖上看到,該車從公路大橋至江北路段,上下行往返路線共計6個站點,但乘坐時卻發現,該車共行駛了8個站點。當晚20時,記者在返回途中乘坐同線路的黑A84707車又發現,實際站點變成了9站,報站器均未對多出的站點進行播報。
在119路車上,記者同樣發現,實際路線也與原本標注的7個站臺名稱有3處不同。乘客宋大娘講,因兩路公交車導向圖與實際路線不符,她經常會下錯站。
●末班車提前1小時收車
11日19時42分,記者一行來到88路(支線)終點『龍江第一村』,得知車牌號為黑A84707的公交車是末班車。據了解,去年9月1日,市交通管理處做出規定,通往松北區的88路等9條公交線路調整末班車服務時間,88路延時至21時,而該路車每天實際到了20時就收車,許多居民都不敢在晚上出門,擔心無車可搭。
●去趟江南轉車費盡周折
記者發現,家住松北的居民到市區乘車非常困難,如去秋林、新一百等地需要倒車,如前往會展中心等地更需倒兩三次車,車程需要2個多小時。在這種情況下,一些『黑車』便有了可乘之機,記者在119路『軍安小區』終點站和88路『龍江第一村』終點站分別看到,八九輛路寶、夏利在公交站點『趴活』攬客。一些居民反映,有些黑車要價非常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