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高架橋橫跨植物園影響生態平衡 市民建議守護城市綠洲
2010-03-25 13:58:1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劉錫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5日訊  24日,黑龍江晨報報道了《五名院士呼吁:高架橋橫跨植物園要慎重》一文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反響。我省部分林業專家認為,經過多年的建設,黑龍江省森林植物園不僅成為活植物收集區、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脈森林植物的『櫥窗』和縮影,更形成了以喬木為主體的、動物種類繁多、群落結構復雜、能夠長期處於穩定狀態的森林生態系統,在調節哈爾濱市小氣候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哈爾濱市保健路打通工程擬建的高架橋主橋9跨長434米,寬34米。穿越植物園建高架橋施工期間,約佔植物園1.2萬平方米用地,將會使這一生態圈受到影響,從而失去平衡,產生生態多米諾效應,後果難以預料。

  24日,黑龍江晨報的熱線電話和記者手機響個不停,共接到社會各界電話近200個,市民們紛紛對哈市建委要在黑龍江省森林植物園上空建大跨度高架橋一事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7時許,植物園退休職工於女士給記者打來電話,激動地說:『今年我已經50多歲了,雖然已經退休了,但是仍然關注植物園的建設。經過多年的保護,植物園的生態面貌保持得非常好。夏天裡樹綠花香,蟲鳴鳥叫。到了冬天,整個植物園內遍地都是白皚皚的雪,不像市區的雪,一落地就粘著一層黑色或褐色的污物。在植物園裡吸一口氣,你會感覺整個胸腔都被淨化了。一旦在植物園上空建高架橋,美麗乾淨的雪景就會慢慢消失了,清新的空氣也變質了,多可惜呀!』

  『我國就這麼一個地處大城市市區的國家級森林植物園,怎麼能在植物園上架橋呢?』這是在某政府機關工作的張先生打來電話後的第一句話。張先生說:『現在社會各界都十分重視保護環境,植物園發展到今天歷經了50年,這十分不易,是給子孫後代留下的一筆無價的財富。修路本是一件好事,但以毀壞林地為代價,回過頭來再想彌補恐怕就來不及了,這是10座高架橋也無法彌補的。等到多年後我們再痛心地發現,昔日郁郁綠蔭正從我們的視野中退出,那是多麼令人悔恨呀!我們會繼續關注《黑龍江晨報》的報道,希望能保住哈市這一片綠。』

  家住植物園附近的居民張女士給黑龍江晨報編輯部打來熱線電話,她說:『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植物園開園起,我就常常來園裡溜達。眼瞅著園內的小動物和鳥類不僅數量逐年增多,而且還不怕游人。我在冬天經常看到園內的專家們將玉米等食物吊在樹上給鳥兒覓食,那真是一幅人和自然和諧的景象呀!聽說哈爾濱市建委要在植物園上搭建一座高架橋,把我嚇了一跳。我們人類在選房子時都願意住在肅靜的地方,不願意在臨街或者高架橋下生活,敏感的小動物能受得了24小時不斷地跑車和排放的廢氣嗎?如果小動物因此離開了植物園,影響了植物園和諧的生態環境,那不是得不償失嗎?』

  還有許多大學生、教師、公務員紛紛打來熱線電話,關注哈市最後一片城市森林的命運。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