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6日訊 一方面擇業者如過江之鯽,一方面是擇人企業在『眾裡尋他千百度』———在一年一度的大學生分配熱潮中,熱門企業究竟需要什麼樣的人纔?昨日,記者與參加本次招聘會的知名科技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們,共談企業的取纔之道。
人品:名企的金科玉律
記者問起公司最注重人纔的哪一方面,光宇集團董事長宋殿權說:『員工的年終總結很簡單,第一條是做一個自身道德評價,然後讓別人打分……』據了解,環顧科技領域內叱吒風雲的公司,其用人之道,都特別看重人纔的道德品質。
哈電機廠董事長邱希亮說,企業用人的標准除重視專業知識、創造力、工作熱情外,尤其看重人纔的職業道德,應聘者需經面試,考核其是否誠信。采訪中,很多企業負責人都直言———人纔要先學會做人:人纔與企業發展的關鍵在於,企業要有良好的用人戰略,而人纔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
哈軸承集團董事長龐軍說,企業的招聘工作最為嚴格,因為應聘者的價值觀很重要,技術容易學,硬件容易學,人品就難了。據了解,大型科企都有嚴格的測試程序,如:全天的心理測試等。
能力:純高知並不吃香
『企業要求的人纔不是應試人纔,而是做事人纔。』哈藥集團生物公司李會成總經理說,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系於一端,那就是人纔的能力。
紅光鍋爐集團董事長徐在山說,企業需要兩種人:一種是有經驗、成熟的人纔;另一種是有衝勁,學習力強的新人。據介紹,企業需求已不再拘泥於『高學歷』、『高知識』領域,而是需要拿來就能上手,即插即用的人纔。
九洲電氣董事長李寅認為,每個行業的新人都不應輕視細小的工作,計較與職業無關的小事。管理者自會根據其表現決定該享受的待遇和機會。企業並非一味強調學歷,而是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
市場:拒絕盲目性人纔
據了解,企業看重人纔的自我定位,因它不但關系人纔的自我發掘,更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哈建成集團董事長蘇立航說,求職者要給自己定位,現今企業重視團隊精神,需要各類人纔協同工作———既要有出類拔萃的決策者、技術尖子,也要有具體工作人員,只要完成特定的目標即可,並不是人人都要爭做精英。
哈飛汽車工業董事長吳雪松指出,面對當前就業形勢,企業有了挑選餘地。現實情況是,人纔的量很大,但質不一定高。他說,應聘者的最突出問題是盲目性太大,很多人對企業、崗位都不了解。應聘者應在擇業前,靜下心來認清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纔,興趣在哪裡,適合做什麼;那些自認只做大事,不屑小事,計較職位、身份的新人往往是第一批被淘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