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9日訊 4月4日晚5時,距隆鵬煤礦一井『4·1』透水事故發生已經整整3天了。設在事故現場的指揮部內的燈光又亮了起來。指揮部內,依然彌漫著焦急、等待、盼望……
坐鎮指揮的市委書記杜吉明、市長曲志深把頭深深地埋在辦公桌上,根據從各方匯集來的信息,一遍遍地研究分析鋪在桌子上的那張礦井圖紙。
19點45分,省煤炭生產安全管理局局長王權、副局長魯峰,黑龍江煤監局副局長李興亞又來到現場指導救援。原市政府主管煤炭的副市長王春武也特意從外地趕到現場。
燈光下,他們低頭看一會兒圖紙,抬頭議一下,認為現在最關鍵的還在於排水情況是否正常。於是,他們手拿著手電,穿過鐵道登上位於井口高處的鐙鉤房後身的排水口處。只見兩個150立方的大泵和三個40立方泵都在『嘩嘩』向外排水,排水管運行正常。接著,他們又走進蹬鉤房,龍煤七臺河分公司副總經理齊宏偉身穿軍大衣正蹲守在這裡,靠前指揮。這裡是指揮部與井下聯系的中樞,井下信息都是先到達這裡再傳遞給指揮部,同時,指揮部的命令也經由這裡傳達給井下。蹬鉤房面積不過10平方米,借著棚頂微弱的燈光,他們又研究分析起井下的現狀:目前已經從井下傳出兩次炮聲,第一次是在4月3日晚10點多,第二次是在4月4日下午3點多,不知白天向井下輸送的營養液收沒收到,如果收到可解決大問題了,因為井下有兩位年齡在48歲的礦工;根據現在情況,只要不著急、別亂活動,保持住體力,別往外闖,就有生還的希望……
晚上10點,市委書記杜吉明再一次緊急召開指揮部會議,要求一定要派人死看死守,盯住、咬住不放松,換人不換機,保證五個水泵正常運轉;保證水管隨時往下延伸,要一個勁兒地搗,保證流量,加速井下水位下降;同時,要研究具體救援方案,准備好得力的施救人員,做好救援准備,如遇到不可預測的情況,馬上進行瓦斯監測、對設備進行測試。救援組成員說,現在已經准備好兩個衝鋒舟和足夠的救生圈、救生衣。在場的七煤集團公司總經理孫成坤緊接了一句:相關設備材料還需要什麼我們就上什麼。杜吉明分析說,目前面臨的情況是水量比原來預想的大一些,若按現在的速度,最快多長時間可以入井實施搜救?孫成坤說,現有情況要比預想得復雜得多,地質條件很復雜,下面有沈陷區,但總體來說,總指揮部的指揮是得力的。王春武分析說,從現在情況看,按這個井口生產規模,能有5臺泵同時運行,形成如此大的排量,目前這不僅在七臺河,而且在黑龍江省也是絕無僅有的。按現有排量計算,入井搜救可能會需要20小時,最慢將會需要30小時。杜吉明說,如果一旦上巷和水面之間有空間就可上人。
窗外飄起了雪花。夜裡12點10分,市委書記杜吉明把棉大衣往身上一披,又登到高高的排水點處。外面天黑路不好走,杜書記叮囑隨行人員注意安全。當來到排水管處,看著水從五只排水管子汩汩而出,杜書記問值守在現場的技術人員:『現在排水正常嗎?』技術人員回答:『都正常。』技術人員介紹,現在水已降至井下最大平面處。杜書記叮囑他,現在在串泵上盡量不要耽誤時間,並叮囑技術人員從現在開始,計算出整點時間的排水量。
回到指揮部,電話鈴又響了起來,據報告稱現已排出8000立方米的水。
在5名礦工被困井下的四天五夜裡,指揮部的燈光就這樣點燃著,最終點亮了被困礦工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