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七臺河
搜 索
七臺河隆鵬煤礦『4·1』透水事故速寫:要錢給錢要人出人
2010-04-09 13:11:00 來源:七臺河日報網絡版  作者:周國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9日訊 在『4·1』透水事故被困的5名人員成功獲救過程中,民企功不可沒。

  坤達公司董事長彭清華在哈辦事期間,接到清華煤礦礦長張立志的電話,告訴他隆鵬煤礦發生透水事故,彭清華當即表示,要錢給錢,要物給物,要人出人,千方百計把遇難的兄弟救出來。

  坤達公司的李書記說,我市民營企業能發展壯大,一方面得益於國家的政策好,另一方面得益於我們市委、市政府對國家政策把握得好,把該給民企的政策毫不保留,而又根據我市的實際做了科學的發揮和運用,纔有今天的人和氣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在這次事故搶險救援中,坤達公司出風筒70延長米,風扇2臺,防瓦斯礦燈20個,出動人員150人次,合計投入人民幣38000元。

  坤達公司在企業繁忙的情況下,把精兵強將派出去,緣於決策層達成這樣一個共識:錢可暫時不去掙,以後掙錢的機會很多,而遇難兄弟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一定要把生還的機會留給他們,作為民營企業,這是我們的心願。

  百達利公司董事長劉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沒有黨的好政策,沒有市委、市政府扶持民營企業的各項政策,我們誰也發展不起來,我們今天發展起來了,應該感謝黨和政府,更應該感謝支持和幫助我們的社會群體及各個方面。凡涉及七臺河的事,企業家都有責任。七臺河市委、市政府能舉全市之力,調動各個方面的積極性,不僅僅是救出了遇難礦工的性命,更重要的是贏得了七臺河的信譽,這個信譽的內涵是七臺河市委、市政府有能力,有辦法解決人命關天的大事。

  百達利公司派出50多名救援人員,投入資金28000元。

  劉軍說,我是軍人出身,家在遼寧,我參軍在七臺河,七臺河是我的第二個故鄉,我對第二故鄉特別熱愛,七臺河的父老鄉親就是我的親人,親人有難,就是我的難處,我有一分熱就要發一分光。

  民營企業在搶險救援中克服了『累、苦、難、險』。

  累:排水管直徑5公分,長6-8米不等,400米長的排水管共5條,從運貨現場抬到水泵前整整抬了3個多小時。用坤達人的話說:褲衩濕得可以抓蛤蟆。

  苦:吃不上飯,喝不著水。彭清華、張立志把麻花、面包、礦泉水及時送到救護人員手中,五天時間吃的都是涼食,可領導的心是熱的,也溫熱了救護人員的心。

  難:這次事故最難的是千萬別出現次生事故。排水鐵管用礦車往下運,如果散包會出現次生事故,如果滑車也會出現次生事故。彭清華坐鎮指揮,一是要捆綁牢靠,二是放車要穩妥,及時准確地把鐵管運送到目的地。

  險:搶險工作說白了就是虎口拔牙,每行一步都有危險相隨。機電隊長岳發明在安裝排水泵時,吸水龍頭掉在水中,他冒著生命危險,穿著水衩下去,走了一半,竟能把身高1.85m的他淹沒。他隨手找了一根鐵線系在腰上,另一頭系在水泵上,浸入水中,把吸水龍頭找上來,纔使救援工作正常進行。

  正是這樣一種無私大愛,成就了我們這座城市的光榮。

責任編輯:宋巍